在全球矚目的目光中,習近平當局的經濟政策再一次暴露了其治標不治本的短視與急功近利。9月24日,中共三大財經部委聯手推動了所謂的「大放水」政策,試圖以減息、降準等一攬子措施來挽救瀕臨崩潰的中國經濟。短短幾天後,股市反彈,滬指和恒指飆升,似乎顯示了這些政策的效果。然而,股市的短期上揚絕不能掩蓋中國經濟的深層次危機,更不能粉飾習近平當局通過臨時措施應對結構性問題的根本失敗。
表象繁榮掩蓋不了消費萎靡的真相
當前中國經濟面臨的根本問題是消費疲弱、內需不振。大放水政策意在通過釋放流動性來刺激消費,但這一策略註定失敗。中國的中產階級面臨失業、工資增長停滯、樓價不斷下跌等多重壓力,消費能力被嚴重削弱。即使有更多的錢注入市場,民眾的信心和實際購買力並不會隨之恢復。消費需求的萎縮是一個結構性問題,短期的貨幣政策只能在表面上提振信心,實質上並不能改善實際的經濟環境。
北京的刺激措施無法解決這些問題,因為它沒有考慮到造成消費低迷的核心因素——收入分配不公、經濟模式僵化以及社會不平等加劇。人民的消費能力不是通過短期刺激手段能恢復的,需要的是系統性改革,包括提升社會保障、改善勞工權利、促進公平分配,而非繼續加大金融市場的泡沫和權貴資本的擴張。
房地產泡沫的崩塌才剛剛開始
中國房地產市場自2000年代以來一直是經濟增長的主要引擎,但現在,這個巨大的泡沫正在崩潰。雖然政府試圖通過減息降準來刺激購房需求,試圖遏制樓價下跌的趨勢,但房地產市場的核心問題依然沒有得到解決。開發商負債纍纍,購房者信心盡失,炒房的「盛宴」已經結束。政府的所謂「救市」措施不僅無助於阻止房地產市場的繼續下行,反而加劇了這一領域的系統性風險。
儘管中共高層不願正視這一問題,房地產的長期低迷註定將成為中國經濟的致命傷。這不僅意味著數百萬購房者財富縮水,也意味著地方政府和金融機構依賴房地產帶來的巨額稅收和貸款利息將消失,連鎖效應將引發更多經濟問題。習近平當局若繼續依賴房地產來刺激經濟增長,無異於飲鴆止渴。
全球經濟環境惡化使中國孤立無援
中國外貿一度是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但當前的全球形勢顯然不利於中國的出口導向型經濟。隨著各國對中國傾銷商品的抵制和對供應鏈多元化的推動,中國製造業面臨嚴峻的國際競爭壓力。習近平當局的政策卻依然一廂情願地認為,只要通過短期刺激就能繼續維持出口繁榮,顯然與現實脫節。
在全球對中國商品需求下降、供應鏈重構和國際經濟合作關係緊張的背景下,中國經濟早已無法通過舊有的模式復甦。北京的決策層沒有認識到這一點,而是繼續依賴舊的外貿和投資拉動增長的方式,試圖通過金融政策刺激內部消費和投資來替代外部需求。然而,內外矛盾交織,外界對中國的商品需求下降,國內消費不振,最終只會導致經濟停滯甚至崩潰。
結語:短視政策將引發更大的經濟災難
習近平當局目前所採取的政策,雖表面上看似有效,但卻如同頭痛醫頭、腳痛醫腳。中國經濟真正的癥結在於體制性問題,而不是流動性不足或短期需求低迷。政府在政策制定上缺乏長遠規劃,僅依賴大水漫灌式的貨幣政策,不僅無法緩解當前的經濟困境,反而會加劇系統性風險。
中國經濟如今站在歷史的十字路口。大放水、大撒幣的短視政策,只會暫時維持表面的繁榮,卻將導致更為深遠的經濟崩潰。習近平若不徹底反思當前政策,改變治理方向,中國經濟將陷入深淵,甚至有可能引發一場比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更加嚴重的內外部動盪。短期的繁榮將終結,長期的衰退已是必然。
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並不一定反映《大紀元時報》立場。#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