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香港的人口中,65歲以上的佔21%,達157萬人。中大醫學院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教授郭志銳推算,現有數以萬計的長者患有早期的腦退化症,但未有診斷。
郭志銳在港台節目《香港家書》中,引述中大10多年前的調查,指社區居住5000名的長者當中,每10個70歲以上的長者,便有一名患有腦退化症,大部分都是早期及未有診斷。故推算至今應該有數以萬計的長者,患有早期的腦退化症,但是未有診斷。
郭志銳身兼「耆智園」總監,「耆智園」為專門照顧腦退化症人士的機構。他指出,腦退化症難診斷,其診斷及治療,要靠老人科、精神科及腦科專科醫生,政府專科輪候時間並不短,找私家專科診治的費用不菲,所以有很多長者或者家人都會「等一等」。
他續指,這些專科醫生的數量有限,尤其是在公立醫院,需要培訓更多在社區工作的家庭醫生,為日益增多的腦退化症人士診斷及治療。
另一方面,他指出很多長者未必會意識到,或未必承認自己有腦退化症,其家人亦缺乏對腦退化的症狀的認知。
藥物、維持健康生活助維持認知能力
郭志銳表示,藥物可以幫助腦退化症的人士,減慢他們的認知退化的速度。對於早期腦退化症人士,他們可以維持相對健康的生活,即維持社交、定期運動、食得健康、睡得好、保持心情愉快。如果有長期病患的定時服藥,會幫助長者維持他們的認知能力及生活質素。
另外,如果家人及早知道長者是有認知障礙,多留意他們日常生活的安排,以及多思考作預防性的措施,例如在廁所安裝扶手、聘請工人看管長者等,這些措施可以減慢他們的認知退化。
支援計劃助評估支援
郭表示,「耆智園」希望藉賽馬會「智康健」腦退化檢測及社區支援計劃,提高大眾對腦退化症的意識,同時多關注身邊的長者。
計劃鼓勵疑有腦退化症的人士,通過應用程式「EC screen」進行約15分鐘的測試,作出腦退化症的初步評估。若測試不合格,程式會主動邀請他們到區內的長者中心進行詳細評估。完成評估後,如果確定可能患有腦退化症,社工會主動去邀請他們,到受過訓練的社區的醫生診所進行診斷及跟進。合辦的單位亦會為確診人士及他們的照顧者,提供認知訓練、心理輔導及社區支援服務。@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