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陸內需不振,官方不得不面對通貨緊縮的壓力。本月初,中共央行前行長易綱公開就通縮壓力示警,其後大陸社交媒體上出現大量解說通縮知識的影片。有網民推測,官方或已有「應對通縮的方案」,但是專家並不樂觀。
中秋假期消費不振
大陸為期三天的中秋連假9月17日結束,對中國許多交通及文旅業者而言,今年的中秋商機遇冷。
據中共文旅部9月10日引述攜程數據顯示,中國境內在中秋連假期間的單程含稅機票均價為770元(人民幣,下同),較去年中秋節和十一前三日的價格下跌了四分之一。
「去哪兒大數據」平台的統計亦顯示,中秋連假期間,前百大酒店中,有三成酒店的預定樓價與淡季的價位相當,未見漲幅空間;包括最具指標性的月餅銷售也嚴重下滑。
今年「月餅賣不動」的相關討論多次登上熱搜。有市場人士表示,今年中秋節是「史上最冷中秋」。
據中國消費品線下零售監測機構「馬上贏」的數據顯示,今年中秋前夕,主要門市的月餅類產品銷售額近乎腰斬,比去年下滑四成五,且連續第二年下降。
在大陸的一些超市,今年大多數品牌禮盒月餅的售價在100元至300元之間,月餅數量4至8塊,今年還明顯增加了100元以下的月餅款式,令高價月餅銷售更加困難。
《華爾街見聞》引述華泰證券的分析報告表示,受到國內需求偏弱和庫存偏高等影響,今年連假期間,「中秋四件套」: 紅酒、月餅、茶葉和大閘蟹皆量升價跌,市價同比走跌超過10%。
對此低迷景象,杭州微博網民「張先生的小號手」的感嘆頗具代表性:「現在老百姓連月餅都吃不起了。」
易綱籲「重點抵抗通縮壓力」 社媒現大量解說通縮知識的影片
中國經濟復甦乏力,中秋假期期間消費低於預期,再次驗證中國所面臨的經濟挑戰嚴峻。
9月6日在上海外灘金融峰會上,中共人行前行長易綱表示,中國現在「應該把重點放在抵抗通縮壓力上」,中國需要採取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來刺激經濟增長。
內需不振且通貨緊縮壓力加劇,一直是官方避談的敏感話題。易綱的此番發言被視為中國的通縮問題「終於被擺到了枱面上」。近期抖音、小紅書等社媒,開始出現大量解說通縮知識的影片。
中國社交媒體小紅書日前發布「專家教你應對通縮」的短片,其中,中國金融研究院院長管清友在影片中給中國民眾的建言是:「儘量不要失業、失業之後儘量找工作、能不花的錢儘量少花」「不要把時代的紅利當作自己的本事」。
抖音推薦的搜尋紀錄也顯示,「中國(中共)官方承認通縮」「百姓抗通縮最好方法」「通縮會帶來的後果」等關鍵詞條,都受到網民高度關注。
「古宇家辦」等不少抖音博主紛紛推測,官方或已網開一面,放寬網絡審查,以讓學者和民眾開始直面通縮,也或許顯示「應對通縮的方案很可能已經在路上了」。
但是幾位分析人士告訴美國之音,他們並不樂觀。
在台北的中華經濟研究院第一研究所助研究員王國臣表示,早在兩三年前,中國出現貨幣供給量呈雙位數增長、物價卻未跟著走漲的情勢時,外界即已關切中國的通縮風險。過去一年來,中國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每個月的年增率都低於1%,擺明了中國確實壟罩在通縮陰霾之下。
雖然房屋和汽車等大宗商品在中國都出現降價以求的態勢,但民生物資自7月起卻出現漲幅,包括因物美價廉而被戲稱為「窮鬼三件套」的可樂、公仔麵跟榨菜等庶民美食也先後漲價。
對此,王國臣說,基礎民生消費品的價格不降反升,反映中國所面臨的「停滯性通脹」現象,是現在最讓基層百姓有感的困境。
他說,究其原因之一,和許多民眾「消費降級」,改買便宜商品有關,因市場需求走升自然推升價格。另外,各地方政府為了增加稅收,新增各種罰款跟公共服務費用等也變相提高商品製造和運輸成本,企業自然會將這些成本轉嫁給消費者。
「扣除掉罰款以外,很大宗是來自於公共設施的價格上漲,比如說,水電、巴士,這可能是推動基本物價上漲的原因。另一個,因為大家沒有錢去消費高檔餐廳,然後都去消費低檔的必需品,價格就會上漲。」王國臣說說。
在台北的台灣經濟研究院景氣預測中心主任孫明德認為,中國最嚴峻的經濟問題來自佔經濟比重三成的樓市不景氣。
他分析說,中共並沒有在二十屆三中全會所發布的公報中拋出明確的救市政策,可見中共官方並不打算像過去一樣推出短期刺激政策。#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