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的風土,使日本人一直具有強烈的憂患意識,表現在文學藝術裏,便成了這種「深重的悲觀主義色彩」:感嘆人生的脆弱和短暫,歌詠轉瞬即逝的美景,凝視種種瑣碎、微小的細節⋯⋯即使是戰國時代叱吒風雲的名將,留下的辭世詩也多為感嘆世事無常、人生如夢的句子,像是:
治世一場宛如空中雲煙,風流雲散盡皆成空。(冷泉隆豊)
天王世世永存,縱然黃粱一夢,是夢是實皆不知,醒來唯見,一隙晨光照塵世。(三浦義意)
終徹悟勝敗不過朝露電光,一逝而過。(大內義隆)
夏夢無常一世名,杜宇淒鳴上雲霄。(柴田勝家)
隨露珠凋零,隨露珠消逝,此即吾身波浪般的往事,宛如夢中之夢。(豊臣秀吉)
……
悲觀、樂觀,原是有境界之分:第一層是生活層面,面對具體事情時。悲觀者容易沮喪、擔憂,對很多事情放不下,常常被負面情緒控制,而樂觀之人操心較少,隨遇而安,對自己對他人常常抱有信心。
第二層是精神層面,對生命、世界都有更深刻的思考,不限於一時一事。此時的悲觀是由於體悟到生命的脆弱,對人生感到不確定,許多疑問得不到解答,從而陷入一種迷茫與苦悶之中;與此相對的樂觀則是一種正面應對變故的態度:既然「無常」即是「常」,不如好好珍惜那些瞬逝之物,看淡得失成敗,活得盡興、充實就是意義所在。吉田兼好說「平日裏,有不可缺少的必需品就可以了,除此之外,不要再想去擁有甚麼」,大抵如是。
在我看來,如今為世人所尊敬日本人的冷靜、理性、克制、忍讓,也是這一境界的體現。不是徒然傷悲,不是汲汲營營於身外之物卻突然失去了一切的那種傷痛,而是一直明白生老病死的必然,知道苦厄終會到來,或早或晚。正因為有這種悲觀作底子,歷經重創的人們仍會對「活下來了」感到萬幸,繼續帶著惜福、感恩的心努力活下去。
悲觀和樂觀,從來不是絕對對立的,正如痛苦往往成為開悟的源泉,從悲境苦境中也會生出積極的態度。就像失去親人、背井離鄉的災民們,仍會默默地遵守秩序與文明,抑制悲傷、互相鼓勵,這種堅忍自持就是最有力的樂觀。很多國人也許會把這視為「人定勝天」的鬥志,可事實上,人應該戰勝的不是「天」,而是自己,戰勝心中的憂傷、恐懼、怨恨、無力,順應天命。《小窗幽記》裏有一條寫道:「天薄我福,吾厚吾德以迓之;天勞我形,吾逸吾心以補之;天隘我遇,吾亨吾道以通之。」
密勒日巴尊者曾在歷劫之後悟道:「輪迴的一切法,成者終將壞,聚者終將散,生者終將死,愛者終將離。」在有些人眼裏,這或許是臣服於宿命的悲觀,但事實是,只有了悟這一點,人才有可能從眼前的得失聚散中超脫出來,達觀處世。所以悲觀、樂觀的第三層次,也可以叫做「信念」「信仰」層面。在這一境界中,悲觀、樂觀已不囿於一人、一生,更廣闊也更完整。悲與樂並不對立,而是彼此融合的一體兩面。悲觀,是為世界、眾生感到憂心,眼見人們在無邊苦海中載沉載浮,不知何時才能靠岸⋯⋯而樂觀,是對世間種種苦樂已無牽掛,心中有信、有愛、有光。
對於每一個人來說,選擇悲觀還是樂觀,消極還是積極,在災厄來臨時,才是真正的考驗。看著災害肆虐的畫面,想到艱難生活的人們,我常常難過流淚。同時也更清楚地感到,擁有不變的信念與希望,在任何時候都是一個人最寶貴的力量源泉。
看到一句話,來自某位仙台網民:
「暗すぎて今までに見たことないくらい星が綺麗だよ。仙台のみんな、上を向くんだ!」(天空太暗了,星星前所未有的美麗。仙台的諸君,請抬起頭!)
始終相信,在最黑暗的地方,會生出最璀璨的光明。#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