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葵涌劏房街坊會」和「低碳想創坊」今日(11日)公布最新調查發現,天台屋的最高室內溫度比室外溫度高出6.2度,而超過八成受訪工廈街坊曾出現中暑不適徵狀。團體建議將氣候適應措施納入政府的劏房最低標準,要求業主制定相應的隔熱、通風及製冷措施。
該調查今年7月在葵青區進行,除了量度不適切居所的溫度外,亦以問卷形式訪問不同類型住戶在收集數據期間於居所內出現身體不適的次數,包括氣喘、口乾、小便減少、頭痛、頭暈及作嘔、大量出汗及抽筋、體溫過高等前期中暑或中暑徵狀。
於調查期間,天文台錄得的平均室外溫度為30.2度,但與此同時,「天台/平台戶」的最高室內溫度則達36.4度,比室外溫度高出6.2度;最高溫度比「一般劏房」高出4.2度。
團體透過分析溫度、濕度和風速評估出居所的「熱壓力」,發現所有參與調查居所錄得的體感溫度比起室內量度溫度均高出約6度,已達至「極端警戒級別」,即體感溫度達33度至39度;一般劏房於調查期間錄得的最高體感溫度為38.2度,屬於「極端警戒級別」;而極端天氣下最惡劣情況的天台、平台和閣樓劏房為42.8度,屬於「危險級別」,即體感溫度40度至50度。
調查結果亦顯示,高達85.7%「工廈劏房」住戶曾出現中暑徵狀,屬眾多不適切居所之冠。其次為「一般劏房」(71.4%)和「天台或平台戶」(54.6%);不適比率最低的房屋類型為「社會房屋(組合屋)」(42.9%)。
天台屋街坊陳小姐表示,由於氣溫比較高,唯有每日多洗澡。工廈劏房街坊Lucy笑言「好幸運」,家裏熱到好像焗桑拿,但當家中同時有兩個人時,才會開冷氣。
團體分析指,工廈劏房的中暑機率較高,原因或許與單位通風及大廈空氣流通問題有關;而社會房屋於環境配置如對流設計、空氣流通、以及能打開門窗的安全環境能讓住戶減少酷熱環境下的不適,改善劏房居民生活。現時有超過21萬市民居住於不適切居所,今次調查再次證明居民長年陷於熱傷害之中,急切需要政府正視。
鑑於去年《施政報告》建議成立「解決劏房問題工作組」,並訂立一系列準則以取締劣質劏房。團體建議政府將氣候適應措施納入劏房最低標準,並要求業主制定相應的隔熱、通風及製冷措施。如果未能符合標準,相關劏房應該被取締。短期方面,須改善隔熱材料、安裝節能冷卻系統,以及增加綠化設施等,以降低熱量吸收。中長期措施方面,建議政府應制定針對酷熱的建築規範,確保劏房能夠應對極端酷熱;推行財政援助計劃,支持業主進行改造工程。
另外,團體亦建議中電每年為劏房戶提供電費資助;關愛基金應重推一筆過低收入劏房戶津貼,資助有需要家庭添置節能電器。@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