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國安法時代,港府極力以不同手段,限制被視為不符合「國安」的表達。英國廣播公司國際頻道(BBC World Service)4日發表的節目,形容香港的歷史正在被修改和抹去,遭中共連根拔起、推翻和改寫,遍及學校、圖書館、傳媒、互聯網等領域,並拘禁民主派、兒童讀物作者、學生和報章老闆等不同政見人士。

節目題為「Erasing Hong Kong」(抹去香港),在節目介紹中,提到被修改和抹去的,包括香港早期起源、殖民遺產、1997年政權移交後、2019年大規模民主抗議等的歷史,形容香港是「一個正在進行記憶戰爭的地方」,人們對歷史的解釋,可能會導致長期監禁或流亡。

節目提及,在港公開唱《願榮光歸香港》、在不合適的時間、地點穿了一件黑色T恤,或者手機上有一張紀念天安門大屠殺的燭光照片,都可能在國安法下招致拘捕。

節目指出,音樂、書店、圖書館、博物館、教室、美術館、公共藝術,從雨傘到「路姆西」公仔,都成為新記憶戰爭的前線,他們被爭論、抹去,以適應新的歷史敘述。

對中政策跨國議會聯盟(IPAC)高級分析員、現流亡英國的鄺頌晴,向節目引用佐治奧威爾的《1984》中的說話,表示現時的情況是「誰控制過去誰就控制未來,誰控制現在誰就控制過去」。

節目中訪問流亡英國的香港前立法會議員羅冠聰,他形容在2020年之前,中共當局沒有那麼激進地改變香港的文化、生活方式。

Hong Kong Free Press總編輯Tom Grundy指,在某些情況下,會真實地看到抹除的痕跡,例如街燈上的褪色貼紙,或者是曾經呼籲民主的塗鴉痕跡,現在已經被抹去,或者成為牆上的一塊污漬,「你知道這意味著甚麼。政府似乎在無所不在地追擊市民的記憶。」

國安法創造恐懼氛圍

《華盛頓郵報》前駐港記者Shibani Mahtani指,北京和香港政府知道,20多歲或以上的人可能已經對他們失去了信任,所以他們把所有的努力集中在年輕人身上,針對小學和中學。

她並形容,國安法下創造一種恐懼氛圍,許多香港人為了自己的心理健康需要遺忘,因為他們很難與2019年發生的事情和解,「當時人們感覺非常有力量、非常有支持、非常有社區感,與今天的情況形成了強烈對比;今天人們感到非常孤立、非常害怕,害怕播放一首歌,因為擔心鄰居會告發他們,害怕孩子在學校或課堂上說真話,因為擔心他們會惹上麻煩,甚至連家人也會陷入麻煩」。

她認為,「很多人其實想要遺忘,因為記住太痛苦了,因為如果你記得,你如何每天生存下去?我知道人們真的很難應對這種情況,走過抗議地點時感到太過痛苦,因為沒有空間真正做任何事情,這讓人們記住變得如此痛苦」。

康文署設表格供舉報危害國安書籍

節目提到香港公共圖書館中,有很多書籍被下架,更提到康文署設有表格,除了供人租用康樂場地,更供人舉報危害國安的書籍。翻查該署的公用表格,其中一份為「收集圖書館館藏意見」,當中提到「歡迎市民表達對圖書館館藏的意見,以確保館藏沒有意識不良內容(例如渲染暴力、色情及粗鄙),違反香港法律或危害國家安全。」

節目繼而提到,林慕蓮(Louisa Lim)的《香港不屈:不能被磨滅的城市》,在國安法實施後,一度可以借閱,但後來被轉移到特殊區域,不允許外借。到2023年,已經從公共圖書館徹底消失。林形容,「彷彿它從未存在過!我的寫作一直是關於失憶(amnesia)和抹去歷史,但我自己被抹去,則是另一層我從未預料過的」。

節目繼而提到「《羊村》繪本案」,5名香港言語治療師因出版煽動性刊物被判監,並特地引述國安法指定法官郭偉健所言,3本繪本「在中國和香港播下不穩的種子」。

英國等地保存文物

此外,節目談及香港電台在2021年決定,開始刪除一年以上的節目檔案,民間爭先恐後地保存文章和影片,人們試圖透過下載到個人電腦,或使用備份網站、區塊鏈,手動保存。

另外,雨傘運動的文物,正被轉移到紐約、阿姆斯特丹和倫敦的維多利亞與阿爾伯特博物館(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Catherine Flood曾經策劃公民抗命展覽,展示從婦女參政運動到2014年雨傘運動的文物,她回顧2014年時,曾經有人將支持運動的雨傘留在展廳中,後來被列為維多利亞與阿爾伯特博物館的永久館藏。

節目邀請鄺頌晴到該博物館的儲存區中,觀看相關的文物,她稱自己沒有想到在倫敦看見該雨傘,表示那是他們很多人的政治參與的開始。

另外,獲得收藏的還有「路姆西」公仔,鄺解釋公仔的名字是廣東話粗口的諧音,2013年有人把該公仔扔向時任特首梁振英,自此成為表達港府不滿的象徵。她又說,「如果你現在在香港舉起這個玩具,我覺得你會在5至10分鐘內,就被警察包圍,要求你停下來、放下公仔並藏起來,否則你會因持有煽動物品而被捕」。

各文化媒介變得自我審查難以接觸

節目提到《蘋果日報》2021年停刊,部份紙本《蘋果》獲博物館保存。美國「爭取香港運動」(The Campaign for Hong Kong)組織創辦人、美籍香港人社群領袖朱牧民形容,《蘋果》不僅是香港最大的一家中文親民主報紙,還是反對中共的報紙,並以粵語撰寫並深入滲透、塑造文化,認為幾乎不可能從文化中抹去和消除,但是當局現在必須試圖將之削弱並掩埋。

林慕蓮則指出,《蘋果》消失後,有為其寫專欄達20年的專欄作家「整個檔案都消失了」。她認為,人們開始意識到,不僅是《蘋果》,各種書籍、電影、戲劇和報紙將在香港變得難以接觸(inaccessibile)。《蘋果》在港因安全原因被下架,因為人們不知道當中的內容,會否違反將來訂立的國安法例,許多其他新聞機構、雜誌和人們,也處於類似的境地。

節目提到,《蘋果》結業前,網民號召備份《蘋果》網站,又有人將紙本《蘋果》寄往海外。

「博物館已成記憶戰爭前線」

在尖沙咀的的歷史博物館的常設展覽「香港故事」,展出約20年後,在2020年宣布關閉翻新。當時大批市民往博物館拍照並放網上,林慕蓮形容博物館成為抗議現場,「當那個博物館重新開放時,展示的歷史將會完全不同,(市民)幾乎有一種被誤導的恐懼」。節目形容,博物館已成為記憶戰爭的前線。

上述常設展覽2020年10月19日起關閉,之前引來大批市民排隊入場,具有舊香港特色的街道、歷代港督像、日佔時期歷史展廳等展覽成為打卡熱門場景。到今年8月6日,「國家安全展覽廳」在歷史博物館2樓開幕。

節目亦提及,在M+博物館開幕前,六四天安門廣場的照片被移除。大陸異見藝術家在天安門廣場豎起中指的照片,被指散播對中共的仇恨。

2021年底,同樣作為藝術品、位於香港大學的「國殤之柱」被移除。朱牧民稱,多年來香港是中國唯一公開紀念「六四」的地方,學生和其他公民社會領袖,每年均會洗擦「國殤之柱」,「國殤之柱」亦是測試中共是否尊重他們自己同意的協議的試金石。但是當局在黑夜中,用白布包裹將之像靈柩一樣抬走,是試圖抹去記憶的最有力的圖像之一,同時也意味通過移除它使其更有力量。

對於未來,朱牧民顯得樂觀,他稱當局通過試圖消除和壓制一代又一代的自由鬥士,實際上創造了最佳環境,不僅保持歷史的活力,還保持人們對自由的天生渴望。@

歷史博物館的常設展覽「香港故事」在2020年關閉前,市民前往拍照,當中包括殖民地時代的港督旗。資料圖片。(曾蓮/大紀元)
歷史博物館的常設展覽「香港故事」在2020年關閉前,市民前往拍照,當中包括殖民地時代的港督旗。資料圖片。(曾蓮/大紀元)

------------------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