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的三中全會終於開完了,隨後就推出了一個大招,就是減息。在公布減息的當天,上海和深圳的股市開始了連續幾天的下跌。上證指數從3000點之上跌下來了!看來短期之內可能是回不去了。

中國經濟明顯正在加速下行,從官方公布的各項經濟數據中仍然可以看出問題的嚴重。此外,三中全會還決定給各個地方政府財政鬆綁,可以自己想辦法增加地方財政收入,這個大招又會帶來甚麼樣的後果呢?

減息股市反跌 股民絕望

獨立電視製片人李軍在新唐人《菁英論壇》節目中表示,A股再次跌破3000點,從7月23日的2915點,跌到25日的2886點,由3000點變成了2800點保衛戰。深滬兩市成交量不足6,000億。有財經大V說,這是毫無徵兆、滿盤皆輸的股災。

李軍說,6月底我們講過,今年初新上任的證監會主席吳清,在三中全會前會力保3000點,算是完成政治任務,過後股市肯定跌,畢竟經濟形式太差了,是托不住的。結果三中全會一結束,股市接著就開始連跌4天。還有一個關鍵點,央行同時還在減息刺激資本市場,上次減息刺激股市還上升了兩三天,而這次連一點影子都沒看到。

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於 2024 年 7 月 18 日結束。圖為安保人員站在會議地點京西賓館外。(GREG BAKER/AFP)
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於 2024 年 7 月 18 日結束。圖為安保人員站在會議地點京西賓館外。(GREG BAKER/AFP)

《大紀元時報》總編輯郭君在《菁英論壇》表示,減息對股市來說絕對是利好消息。有好消息股市上升,有壞消息股市下跌,這是市場的正常反應,反之,說明股市要出現反轉了,恐怕有可能會向下突破。這一點在中國股市上恐怕會反映的特別突出。

郭君說,中國有5,100多家上市公司,最近有1,500多家發表了2024年的中期業績報告,其中有896家預計全年會虧損,比例大概是59%。也就是說中國最好的公司群體上市公司,有六成公司是虧損的。所以股市下跌,反映了整體的經濟很糟糕,企業出現大面積虧損問題。當然在技術層面上,也有一些金融機構在調整它們的投資組合的問題。過去差不多有一年時間,北京對金融機構、各類大投資者都有一個行政命令,基本不許賣出股票,要保證上證指數3000點,就是所謂的3000點保衛戰。這個3000點,目的是為了給三中全會好看的。現在三中全會開完了,估計這個命令也放鬆了,所以一些金融機構或者大投資機構趕快趁機調整,有些機構可能被要求去買一些長期國債或者超長期國債,它也是需要資金的。所以估計這次股市下跌,和這個都有一些關係。

旅居美國的中國資深新聞工作者蔡慎坤在《菁英論壇》表示,中國股市本身是一個畸形的市場,不能按照國際資本市場的遊戲規則來看中國股市。因為中國股市從一開始,就不是為股民服務的,是為國企脫貧解困服務的。當時融資主要是為了解決國企普遍的困難而把資本市場搞活的。所以那個時候有一大批公司只要有個指標,就可以通過包裝、資產置換,就把它搞上市了。搞上市之後,對股民根本就是不負責任。而且過去中國的股市退出機制也不完善,即使再爛的公司,它還可以或者是增發,或者是苟延殘喘,這種情況是非常普遍的。

蔡慎坤表示,現在股市的低迷狀態,跟當下的中國經濟還是比較相稱的,看上去就比較合理了。最主要的問題是,現在中國經濟實在太糟糕了,股市、股民心裏都已經到了絕望,甚至是崩潰的邊緣,沒有辦法看到希望。所以說股市儘管推出了很多所謂的救市政策,但是到現在為止沒有一點點起色。

上半年經濟數據全面下降

蔡慎坤在《菁英論壇》表示,財政部公布了今年上半年經濟數字,GDP還是有5%的增長,但是把其它的細分數字加起來,我不知道5%是怎麼來的。

蔡慎坤說,公共預算收入同比去年下降了2.8%;中央部份的財政收入同比下降了7.2%,這是很驚人的;企業所得稅同比下降了5.5%;個人所得稅同比下降了5.7%;印花稅下降了22.9%;證券交易印花稅同比下降了54%。還有包括全國政府性的基金收入下降了15.3%,國有土地轉讓的收入也下降了21%,政府全國預算也是下降的。

整體來看,沒有哪一樣是往上增長的,都處在下降的情況,但是GDP還上升,就連經濟學家,包括那些財經學者都看不懂了。統計局現在是必須要完成今年5%的GDP目標增長,無論是怎麼下跌,它還是要保的。

蔡慎坤說,這次三中全會推出的東西實際上是非常多的。按照官方的說法有300項改革,但是把強權放在了最重要的位置,就是加強黨對經濟領域的全面控制。我們之前就多次講過,只要是黨加強控制,所有的經濟都不可能看到希望的,尤其是它這次還在繼續喊,國企要繼續做大做強做優,儘管把民營經濟也放到了跟國企好像平等的、同等的地位,但是,只要是國企做大做強,民營經濟基本上就沒有辦法再保持正常的發展。

蔡慎坤說,更重要的是,今年上半年我們看到,國企包括央企普遍是虧損的。最近有人跟我講,中化國際自稱它們自成立以來,沒有出現過虧損,但是今年上半年出現了嚴重的虧損。中化國際是一個完全靠壟斷、靠資源生存的央企,居然上半年出現了嚴重的虧損,而且類似的虧損,還不僅僅是中化國際這一家,很多央企實際上今年上半年都已經陷入到一個非常艱難的狀態。那是甚麼原因呢?這些資源壟斷性的東西都賣不出去了,下遊沒有接盤了。這就說明,這次三中全會推出的一些政策,究竟下半年能不能消化,能不能夠轉為所謂對經濟有正常刺激作用,我們可能還得觀察一下。

放權收稅 逼地方開闢新稅源

蔡慎坤在《菁英論壇》表示,這次三中全會要給地方政府放一些權,但是對中央財政的話語權還是要進一步地加強。中央財政放權範圍只是目前在財政稅收之外的那些地方,如果中央覺得,那些稅收收不上來的話,可能就給地方放權了,你們可以在我現在的稅收之外去想辦法,這樣一放權的話,問題可能就大了。地方現在活不下去,原來指望消費稅這一塊大比例的分給地方。但是呢,我算了一下,消費稅即使拿一半分給地方也只有8,000億人民幣,消費稅並不是一個重頭,現在只是可能把消費稅向地方傾斜,但是最終只有幾個經濟大省可能還能分得到一點,其它地方,像西部、中部那些貧窮的地方,本身就沒多少消費稅,分到的就更少,日子會更加難過。地方現在部份財政收入,主要是靠土地財政,但是現在土地財政玩不轉了。像廣州這樣的一線城市,今年上半年土地收入下降了85%,其它二三四五線城市基本上就是零了。我估計,今年全國的土地出讓收入可能會降到2萬億人民幣左右,如果是這樣,地方的財政可能就會非常之困難,中央又沒有辦法解決,那就是讓地方自己去想辦法,想辦法就只能出歪招。

蔡慎坤說,比如現在都在關注的房產稅,可能有些地方政府想,反正我現在的房產賣不動了,二手樓也轉不出去了,那就拚命徵稅。本來今年想刺激房地產,把房產賣得更多,結果現在政策推出之後依然賣不出去,到下半年如果還玩不轉的話,我估計就放權了,各個地方根據自己的政策情況酌情處理,實際上是讓地方在這方面去動腦筋,你自己怎麼樣去開闢新的稅源。只要是放權了,地方就會想辦法去開闢新的稅源,那就會加重老百姓的負擔。可能不僅僅是房產稅,還有很多亂七八糟的一些稅可能都會冒出來。因為它是地方稅種,徵收之後,就放到地方財政筐子裏邊,勉強維持正常的財政運轉。我相信下半年會有大批新的稅源、地方稅源被開闢出來,對老百姓來說,肯定都是災難性的後果。

李軍在《菁英論壇》節目中表示,在現在的經濟條件下,如果增加稅種,是屬於一種自殺行為。因為現在地方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小微企業非常艱難。我看到一個數據, 2023年,中國倒閉了135萬家餐飲店,2024年上半年又倒了105萬家。政府如果想挽救經濟的話,應該是減稅,如果去增加一些新的稅種,只能加速中小企業的倒閉潮,只靠國有企業能夠養活全國十幾億人?

地方財政出大問題 各地改變稅制變相加稅

《大紀元時報》總編輯郭君在《菁英論壇》表示,從全國來看,地方財政上半年收入還有0.8%的增長,但是中央財政的收入下降得比較多,地方財政的增長很明顯也是有問題的。

比如說中國經濟最大的廣東省,是財政收入最高的省份了,它在2024年1月到5月份的財政收入其實減少了1.5%,大約是5,600多億人民幣。中國以前地方財政能夠上交中央的只有6個省份,其它都要中央財政返回才能維持運作。廣東是頭號了,但是現在廣東省已經入不敷出了,現在還能維持財政盈餘的,其實只有上海,其它山東和北京也只是小幅度增長,但是浙江已經開始下降了。地方財政問題最大的是中部省份。1月到5月份,河南減少了4.1%,山西下降了11.1%,陝西下降了7.4%,江西下降了2%,內蒙古也下降13.3%。其它地區財政下降最厲害的還有青海,下降了兩成,廣西下降了8.3%。地方財政增長主要是西南和東北各省,但是,這些官方的數據,其中有多少水份我不知道。

郭君說,中國2023年各地財政稅收收入總共是12萬億人民幣,加上中央返回的財政,總共財政收入是23萬億人民幣,大概還有1萬億的赤字。但是另一方面,中國地方實質上承擔了各種債務,也就是所謂的地方債已經接近百萬億人民幣,中國地方政府的債務,是財政收入的四倍以上,就是400%以上,這是一個大問題,因為地方財政基本上是賴賬不還!這些債務是由金融機構承擔了,其實就是老百姓承擔了。金融機構或者老百姓也不能申請地方財政清盤,也不能讓它破產,所以大家都在等著中央拿辦法出來。今年北京發行的特別債,就是要去還這些地方債,所謂借新債、還舊債,借低息再還高息,其實也是在發錢。三中全會現在給辦法了,除了把消費稅下撥,讓地方自己開徵新稅項目,自己制定徵收的辦法。所以,我們看到很多省份正在改變以前的收稅方法,比如從包稅制變成實稅制,這其實就是一種加稅了。

郭君表示,中國稅負本來就是全世界最重的,這個所謂的二次分配機制,反而是加重了貧富懸殊。其它國家的稅收,主要用於教育、醫療、失業保障、退休保險這些方面。中國不是,中國主要是用在政府性的開支上,這種體制造成的一個後果一定是消費不足。最近10年中國消費佔GDP的比例從接近六成,現在已經下降了不到四成,反映的就是貧富懸殊嚴重地加大,低收入階層相對收入下降的問題,也非常嚴重。但中共開出的藥方,它更是強化了政府控制、徵收更多的稅收,然後這些稅收的使用更多向官僚體制傾斜,導致問題更加惡化。

郭君表示,這種情況其實在中國歷史上也經常出現,尤其在每個朝代的末年,貧富懸殊導致社會矛盾激化,經濟下滑,朝廷又在加重稅收,情況變得更加嚴重,最後,導致整個體制的崩潰。現在中國的情況,其實距離這個節點已經不是太遠了。◇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