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海面傳道會仁愛幼稚園是一所非牟利的幼稚園,有參加教育局免費優質幼稚園教育計劃。在2022/23學年,幼稚園有上午班及全日班,而沒有下午班。上午班的學費全免,全日班學費按年分11期收費,無論是3至4歲班、4至5歲班或5至6歲班,每年均劃一收費接近20,000元。幼稚園上午班收生40名,全日班收生21名。

幼稚園所在建築物內望。(鄺嘉仕提供)
幼稚園所在建築物內望。(鄺嘉仕提供)

顧名思義,幼稚園由基督教海面傳道會創辦。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在1912年開始發起以漁民為對象的福傳工作,基督教海面傳道會於是在同年成立,海面一詞來自傳統水上人自稱的「水面人」有關。傳道會當年還得到道濟會堂、禮賢會堂及聖公會聖士提反堂等協助管理,第一艘福音船在1913年下水,遊走於香港仔、赤柱、蒲台及青龍頭等地,向各區漁民佈道外,亦用作售書和聚會等。到1917年另一艘福音船下水,亦陸續提供醫療、教育及社會服務等等。

基督教海面傳道會在香港仔及鴨脷洲的信眾越多,在1920年開始固定在鴨脷洲設立傳教據點,在大街上租借樓宇聚會,傳道會在1924年由華人基督教聯會接辦,直至1936年獨立並註冊成中華基督教海面傳道會。傳道會在1932年已開始籌備向政府申地,直至1938年政府批出新市街現址建立教堂,現址的第一代教堂最終在1939年落成啟用。傳道會在太平洋戰爭爆發時仍然繼續運作,可能與當時日本香港佔領地政府需要香港仔漁民繼續正常生活的背景有關。

幼稚園的禮拜堂。(鄺嘉仕提供)
幼稚園的禮拜堂。(鄺嘉仕提供)

建築物內放有舊禮拜堂的相片,舊禮拜堂在1939年至1986年間使用。(鄺嘉仕提供)
建築物內放有舊禮拜堂的相片,舊禮拜堂在1939年至1986年間使用。(鄺嘉仕提供)

基督教海面傳道會在1920年開始便在鴨脷洲的固定傳教點興辦義學。傳道會在1940年開始已有創辦漁民學校的計劃,但直至太平洋戰爭結束後才開展,後在1953至1994年間在其後面山頭(即鴨脷洲徑及鴨脷洲橋道交界,深灣軒西面山坡)建立海面傳道會漁民學校。當時學校同時提供宿舍供漁民子弟入讀。

基督教海面傳道會亦曾在1964至1974年於會址營辦海面傳道會幼稚園。傳道會在原址重建的第二代教堂在1987年落成啟用,全名為基督教海面傳道會禮拜堂,復在1988年設立幼稚園部,並在同年創辦仁愛幼稚園。幼稚園在2017年開始參與教育局免費優質幼稚園教育計劃,以非牟利形式營運至今。

近年,基督教海面傳道會仁愛幼稚園於10月,會以不同的主題舉行開放日,歡迎有興趣報讀的家長及其子女前往參與。近年開放日的主題分別有:香港一天遊、環遊小小世界及「童工!童玩!職業體驗」等,主題十分吸引。而開放日的內容亦同樣豐富,參加者會被帶到禮堂參與學校活動及課程的簡短介紹,再會安排參加者參與校園導賞,亦會透過角色扮演、音樂及藝術活動、STEM遊戲及外語講故事等,讓參加的小朋友在幼稚園的環境及生活上有更多的體驗。◇

幼稚園的仁愛田園,給小朋友學習種植知識。(鄺嘉仕提供)
幼稚園的仁愛田園,給小朋友學習種植知識。(鄺嘉仕提供)

在 2021 年的開放日,主題是:童工!童玩!職業體驗,所以建築物內放置了相關的吹氣裝置。(鄺嘉仕提供)
在 2021 年的開放日,主題是:童工!童玩!職業體驗,所以建築物內放置了相關的吹氣裝置。(鄺嘉仕提供)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