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連7日的書展今日(23日)閉幕,早前已經傳出有8本書(相關報道),遭主辦方貿發局要求參展商下架。其中界限書店日前傳出被建議下架廖偉棠《末日練習》、區家麟《最後的信仰》、訪談集《異鄉港孩》。

界限書店出版經理廖女士稱,書展開幕前及第一天均無事,第二天主辦方就要求下架。事件後有讀者特地到攤位查詢有無相關書籍,並覺得讀者到場參觀,或有助帶動生意。至於被要求下架的書,本身存貨已經不多,「一兩本」。

廖舉例,書店去年有就《異鄉港孩》舉辦分享會,她亦看過內容,當中講述小朋友移民到外國後的生活,不明白為何會被要求下架,認為或同其出版團隊有關,但是不確定,形容主辦方「亂槍打鳥」,並認為主辦方的投訴機制有問題,稱接到投訴就行動,「如果個個不喜歡就投訴,不用講清楚原因,就太主觀、草率」。

要求下架 望主辦方提供文件

至於書展未有「禁書清單」但要求下架,廖批評主辦方「阻生意」,「讓我進來後,才跟我講有些書要下架」,認為應提早講清楚標準,並反問「如果它(貿發局)今天講不是兩本,而是20本,我應否跟隨?」

界限書店出版經理廖女士稱,經過今年的被要求下架事件,明年會要求主辦方提供文件,而非單憑其口頭通知。(蔡文昕/大紀元)
界限書店出版經理廖女士稱,經過今年的被要求下架事件,明年會要求主辦方提供文件,而非單憑其口頭通知。(蔡文昕/大紀元)

被問到明年會否「自我審查」,廖坦言去年亦有審視書籍,但無事發生,今年亦有審視政治、政治評論相關書籍,決定不帶來書展,但想不到被要求下架的書不明確與政治有關,如果明年參展,會帶書店認為適合的書籍,再看主辦方指示。但是經過今年的事件,明年會要求對方提供文件,而非單憑其口頭通知。

設「禁書之柱」:大家看到就知甚麼事

界限書店出版經理廖女士稱,被要求下架事件後有讀者特地到攤位查詢相關書籍。(蔡文昕/大紀元)
界限書店出版經理廖女士稱,被要求下架事件後有讀者特地到攤位查詢相關書籍。(蔡文昕/大紀元)

對於界限書店用便條紙寫上被要求下架的書目,形成「禁書之柱」。廖解釋設立的原因是因為多讀者查詢,店員擔心不及回應,「大家看到就知甚麼事」。

至於明年會否考慮不參加貿發局書展,改辦獨立書展,廖稱主辦方有權決定管理擺出甚麼書,並認為書展是接觸大眾很好的機會,會想明年繼續,「反而要看它(貿發局)會否予我們進來」。她坦言原預計今年可能不能參展,已有心理準備,萬一明年不能參展,會考慮辦其他活動。

廖指,書展原意是希望大眾看到更多不同類型的書,形容貿發局要求書籍下架是剝奪部份人的選擇。她說,被要求下架的書籍,在外面亦買到,但是書展未能購買就較掃興。

廖補充,現時出書或印刷未遇到很大阻力,因為與政治關係不大,主要為介紹香港歷史、心靈方面的書籍。

讀者嘆自由少:還未慣

年近40的讀者Billy表示,從小學到香港有接觸不同資訊的自由,應該向讀者展示不同資訊,書展下架事件反映自由減少,坦言自己到現時「還未慣」這種轉變,但無奈「只能接受」。他並指,如果單憑書籍收到投訴,就決定書本要下架,質疑短時間如何認定要下架,認為是損害出版自由。

從事教育的讀者David購買「好青年荼毒室」著作《哲學未來書》。他說,本身有興趣購買資深傳媒人區家麟的書籍《最後的信仰》與前立法會議員邵家臻的作品,但是該些書已經被要求下架,會看有無其他途徑買到。

他表示想知道主辦方的「紅線」,不過不肯定「作家本身是否需要被禁的人」,質疑下禁書指令的人有無讀過相關的書籍,他並無奈道:「有些事情不需要理由,指令就是指令」。

99萬人次入場

另一方面,書展最後一天,有參展商以七折甚至劈價逾半促銷。貿發局表示,香港書展、香港運動消閒博覽及零食世界今日圓滿結束,錄得99萬人次入場。

書展期間,大會委託研究機構訪問超過820位入場人士,受訪者人均消費達912港元,按年略升4.6%,佔書客全年買實體書開支74%。

調查亦顯示,書展最受讀者歡迎的書籍種類,首五類分別為小説(47%)、漫畫(21%)、兒童及青少年讀物(19%)、旅遊(18%)及文學(16%)。電子書方面,有65%受訪者在過去一個月有閱讀電子書,期間他們閱讀電子書的平均時數為16小時。@

書展最後一天,有參展商以七折甚至劈價逾半促銷。(蔡文昕/大紀元)
書展最後一天,有參展商以七折甚至劈價逾半促銷。(蔡文昕/大紀元)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