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在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用錢。錢雖非萬能,但沒錢萬萬不能。如果沒有正確的觀念或習慣,人們在用錢方面可能會出現問題,甚至會影響財務狀況。有專家就談到「金錢畸形症」(money dysmorphia)這個新穎名詞,而且說明了它的意義與應對之道。
據《赫芬頓郵報》報道,美國個人理財專家暨Podcast節目「思想卡」(The Thought Card)的主持人科貝特(Danielle Desir Corbett)表示,「金錢畸形症」是指你對自己的財務狀況有反常或扭曲的看法。
她說:「你所看到的財務狀況與現實有很大不同。金錢畸形症可能是由多種原因引起的,包括過去的金錢創傷、社會壓力、經濟危機,或者可能深深植根於童年的成長過程。」
美國金融公司「信用因果報應」(Credit Karma)在最近所進行的調查發現,29%的美國人有金錢畸形症,其中又以年輕人居多。
調查結果顯示,43%的Z世代和41%的Y世代(又稱千禧世代)有金錢畸形症。相較之下,Z世代和59歲以上的年長者有金錢畸形症的比例分別為25%和14%。
在經歷過金錢畸形症的人中,82%的人表示,他們覺得自己的財務狀況落後了。就整體而言,29%的受訪者說,他們沒有這樣的財務不安全感。
「信用因果報應」的消費者財務顧問阿列夫(Courtney Alev)說,金錢畸形症是一種攀比有錢人的遊戲,但無法「跟上」會導致一些人感到能力不足。
個人理財專家阿尤拉(Elizabeth Ayoola)說,她相信人們對自己財務狀況的偏見,通常是經由與社交媒體上看到的其他人進行比較或閱讀會引起擔憂的經濟新聞而形成的。
她說:「當人們有金錢畸形症時,他們看待自己的財務狀況可能會更主觀,而不是更客觀。」
金錢畸形症的跡象有哪些?
阿尤拉說:「金錢畸形症經常會讓人們相信,他們的財務狀況比實際情況更糟或更好。這可能表現為過度儲蓄,因為你覺得自己與同儕相比落後了。同樣地,它也可能表現為過度支出,因為你覺得自己在財務上很安全,但事實並非如此。」
她提到,如果你有金錢畸形症,當你看到朋友在財務上有所成就時,你可能會對自己的財務狀況產生強烈的情緒。悲傷、焦慮、壓力、沮喪、無價值或過度自信等情緒可能會導致你在財務方面出現不健康的行為,例如度假時超支。
她說,金錢畸形症可能會讓財務狀況好的人過度儲蓄,讓財務狀況差的人過度支出,最終阻礙人們實現財務目標或享受成就。
國家債務減免(National Debt Relief)項目的財務健康委員會成員甘迺迪(Dasha Kennedy)說,有些有金錢畸形症的人可能會害怕花錢,甚至不敢買真正有需要的東西。一旦買了,包括有需要的東西,他們可能會感到焦慮或有罪惡感。
甘迺迪指出,金錢畸形症的常見跡象包括過度查看銀行存款餘額、避免財務方面的討論、與他人比較、對財富有扭曲的看法、擔心財務破產、對財務決策過於挑剔以及對未來的財務狀況感到壓力。
特別是對於年輕一代來說,他們也很容易將自己對財務狀況的感受與他們在社交媒體上看到和呈現的內容聯繫起來。很多人會避免解決債務或尋求協助,這會助長財務不穩定的循環。
如何應對金錢畸形症?
阿列夫列舉了能克服金錢畸形症的幾個方法,包括誠實審視你的財務狀況、設定明確的目標,擬訂計劃,最重要的是不要和別人比較。
她說:「如果你的目標是增加儲蓄,請先對你的財務進行審計,看看你的預算中哪些地方有節省空間。從那裏,你可以設定每次支薪的自動付款,以幫助你承擔責任並逐步增加儲蓄。」
此外,你應該設定切合實際的財務目標並尋找有用的個人理財教育資源。考慮向財務規劃師或治療師請教,或在追求目標時尋求支援。
科貝特建議說,你可以與一個負責的朋友保持聯繫,藉此集思廣益、宣洩情緒並為你加油。你也可以觀察你每天對金錢的想法。有些會增加財務不安全感的社交媒體就不要看了,花點時間聽個人理財節目或閱讀書籍,以減少知識差距。
另一個有用的方法是用客觀的眼光評估自己的財務狀況,然後再判斷自己的表現好不好。
甘迺迪最後談到了要善待自己。要了解花錢購買必需品和能帶來喜悅的東西是沒問題的。儘管在財務上謹慎很好,但這不應該讓你經常無所作為,甚麼都不買。
她說:「當你在財務上過度擔憂時,你必須意識到這一點。找到平衡點是關鍵。」#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