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地方官員尋求到海外吸引外資,但投資者擔憂中共高層「善變」,朝令夕改。比如,內蒙古官員剛在新加坡積極推介稀土項目投資,三天後北京就宣布加強管制。
彭博社周三(7月3日)報道說,中共官員在向海外推銷外資投資機會時面臨著懷疑和質疑,這種態度上周在新加坡一家四星級酒店的宴會廳中展露無遺。
來自內蒙古的官員向數十名潛在投資者推介該地區的稀土行業。一位與會者質疑北京是否真的歡迎外國投資此類礦產,因為這些礦產已成為中美緊張局勢的焦點,並受到出口管制。
在當地官員作出保證三天後,北京收緊了管理此類資源的規定。這凸顯中方官員在說服企業前往中國投資面臨的現實挑戰。
在中國開展業務的西方商界領袖告訴彭博社,北京在安全和經濟方面發出的混雜訊息讓投資者變得更加謹慎。
經濟放緩逼著地方官員出海招商
5月,湖南省官員在新加坡市中心的一家酒店裏試圖吸引人們對其科技園區的興趣。
一名官員表示,在COVID-19疫情爆發之前,很少見到這樣的出訪,經濟放緩促使湖南省商務部敦促他們出國尋找投資者。由於討論敏感問題,這名官員不願透露姓名。
歐亞集團中國與東北亞高級分析師邱達明(Dominic Chiu)表示,中共官員出國是因為中央政府有明確指示,要他們吸引外資,這樣他們才能在晉陞階梯上取得領先。
當中共突然解封嚴苛的COVID-19限制政策後,沒有迎來預想中的經濟反彈,而是遭遇低迷的房地產市場,並進一步拖累國內支出。而與歐美的貿易緊張局勢也給中國製造業蒙上了陰影。
6月,北京的一個區代表團前往法國和阿聯酋,探索投資機會。5月,西南地區四川一個製造業地區的官員訪問了柬埔寨,西北地區陝西的一個代表團訪問了丹麥、德國和奧地利。
這些代表團通常由商界領袖組成,他們也希望在國內需求低迷的情況下向海外擴張。
「一旦失去信心,就很難恢復」
在中共打擊投資活動和進一步宣布開放經濟的矛盾運動中,投資者表現出謹慎態度。中共當局6月21日公布的數據顯示,衡量外國直接投資(FDI)的指標「實際使用外資金額」連續12個月下降。
華盛頓史汀生中心中國項目主任孫韻告訴彭博社:「一旦失去信心,就很難恢復。」她表示,中共官員們在海外的銷售活動是否會成功「還有待觀察」。
今年早些時候,在新加坡,一名與會者向上海官員提問,中國是否保護私有財產。這與中共在打擊教育和科技行業後,商界人士提出的擔憂如出一轍。
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高級講師陸曦表示,由於國內規定收緊了官員的海外旅行,官員的出訪時間通常被限制在一周內。他說,此類出訪的結果各不相同。
據悉,這些官員的護照都必須上交,出國前才會返回個人手中。
陸曦一直與這些代表團有聯繫。他告訴彭博社說,一些大城市的中方官員在疫情爆發前就與海外建立了聯繫,他們正設法利用這些現有的關係。
「但對於級別較低的中方代表團來說,成功率幾乎為零。」他說。
他表示,這些活動「本質上只是做做樣子,很少能帶來實質性的投資合作」。#
------------------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