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價格今年在進入3月分之後,一路升高,不斷邁向歷史的高位。究其背後的原因,中西方買家各有各的說法。有的方面類似,也有大相逕庭之處。

黃金是避險投資。歷史上黃金的高位,一般都伴隨著戰爭與金融的風險,或者是通貨膨脹。從過去兩年黃金價格上漲的情況看,此次黃金價格上漲的背後,這幾種原因全都存在。

地緣政治與戰爭的風險

2022年2月,俄羅斯對烏克蘭發動入侵,該行動曾一度導致短期的金價上漲,但隨著歐洲全面爆發戰爭可能性的減少,黃金價格回落並趨於平穩。然而,黃金儲備對避險作用,卻在這個過程中再次得到了證實。

戰爭初期,許多人都認為西方對俄羅斯的經濟制裁,會對盧布造成巨大的衝擊。因此,美元對盧布的兌換率曾一度從1:72左右飆升到1:122左右。作為對西方的反制,普京宣布將黃金與盧布實行固定價格掛鈎。其結果,是美元對盧布的兌率大跌,當年6月分曾一度回落到1:53左右。

普京的邏輯很簡單:黃金有國際金市,價格有其獨立的市場機制。一旦國際上的投資者可以從俄羅斯銀行以固定價格買到黃金,那麼,貨幣市場上的炒家就不大可能低價拋售盧布。因為,低價賣出盧布會讓其他的投資者乘機收購盧布,然後到俄羅斯銀行轉手換成黃金,再到國際金市上套現,進而從中獲取利潤。

美元對盧布的匯率,在盧布與黃金掛鈎後,逐漸趨於穩定。去年年底以來基本維持在1:90左右。而在這個過程中,黃金作為國家戰略儲備的巨大作用,一覽無遺。

隨著中俄之間的結盟,歐亞大陸上中共、俄羅斯、伊朗、北韓、阿富汗、白羅斯等國之間反美同盟也逐漸形成,印太地區和歐洲的地緣政治風險不斷升高。中共和俄羅斯等國的銀行都在不斷地增加其黃金儲備,用以應付未來可能出現的戰爭危機。黃金在國際市場上的需求不斷增大,黃金的價格也在不斷上升。

另外,中俄聯手,早在2019年開始,就在金磚五國推出獨立於美元之外的儲備貨幣,名為5R。之所以叫5R,是因為在金磚五國(巴西、俄羅斯、印度、中國、和南非)中的任何一個國家,其貨幣的英文名字的頭一個字母都是R。而脫離了美元體系之外的這個5R體系,其基礎就只能是黃金。

中俄在聯手之後,挑戰美國及西方所支援的國際次序,是北京和莫斯科的長期戰略。所以,以中俄為首的這些國家,增持黃金儲備的態勢將長期持續。

除了烏俄戰爭的影響之外,去年10月分哈馬斯對以色列的恐怖襲擊,以及之後所爆發的以哈戰爭,也一度使得國際金市的行情看漲。但由於戰爭繼續升級的可能性不大,所以,金價並沒有因此持續大漲。

金融風險

過去兩年多裏,除了與戰爭相關的風險因素之外,對於投資者來說,最大風險還是來自於西方各國金融體系中的銀行業。以股神聞名的巴菲特2023年曾在不同的場合裏,多次警告西方銀行業所面臨的風險。他甚至說:很多人都沒法度過2024年。

巴菲特並未聳人聽聞。美國的銀行業之所以面臨巨大的風險,主要的原因是美國聯儲局目前的高利率政策。

聯儲局在本世紀初的20多年裏,一直以低利率的方式,為美國的經濟提供了良好的增長動力。但長期低利的環境,也在美國的許多行業中形成了一批「殭屍」公司,即靠借貸而長期生存的公司。反正利率長期超低,所以一些公司就不斷地靠借新貸還舊貸。雖然公司不賺錢,但好死不如賴活著,就這麼一直死皮白賴地撐著。

美國聯儲局2021年曾估計,大約有10%的公司是「殭屍」公司。這些公司在高利率的環境下,要繼續生存下去就極其困難。2023年的1月到9月,美國已經有516家公司宣告破產。隨著高利率的延續,估計今明兩年還會有更多的公司會關門大吉。

而越來越多的公司倒閉,最終的結果就是銀行壞帳增加。也就是說,形成連鎖效應,最後導致銀行受到牽連而開始倒閉。從2023年3月10日矽谷銀行觸礁到2024年4月26日費城第一共和銀行爆煲,美國已有6家銀行破產。而且,這類的銀行破產還不僅僅侷限在美國。2023年4月,成立於1856年,有超過160年歷史的瑞士瑞信銀行破產,被瑞銀集團收購,便是美國之外銀行業所面臨風險的典型案例。

從2023年3月10日矽谷銀行觸礁到2024年4月26日費城第一共和銀行爆煲,美國已有6家銀行破產。圖為位於紐約曼哈頓的第一共和銀行。(Spencer Platt / Getty Images)
從2023年3月10日矽谷銀行觸礁到2024年4月26日費城第一共和銀行爆煲,美國已有6家銀行破產。圖為位於紐約曼哈頓的第一共和銀行。(Spencer Platt / Getty Images)

對於美國以及其他西方國家的銀行來說,這兩年的高利率環境可謂是禍不單行。不但那些「殭屍」公司的倒閉會帶來壞帳,新冠疫情以後接踵而來的低迷的商業性房地產市場,更是令銀行業雪上加霜,步履艱難。

據穆迪分析的統計資料顯示,2023年第四季度美國商業地產的空置率達到19.6%。至少是1979年以來的最高比例。由於在今後的幾年裏,利率的下調很可能將是個緩慢的過程。所以,對於那些帳面上持有高額商業按揭的銀行來說,它們所面臨的挑戰,將難以評估。

而一個無可置疑的鐵律是,當銀行出現大規模風險的時候,黃金就會成為最後的避險之地。

以上的分析只是針對西方的銀行業。由於西方的銀行業有公開的監管和評級,面對開放的媒體報道,所以風險是公開的。至於中共體制下的銀行業,由於資訊不透明,其巨大的風險無法具體評估。但在中國經濟所面臨的樓、股、債、幣四市齊殺的環境下,中共6大銀行的風險,是不言而喻的。

通脹壓力

西方各國政府在疫情期間,均以各種方式向社會增加貨幣供應量。或向企業提供無息或低率貸款,或向低保家庭發放救助資金,或是央行增持政府和企業債券,不一而足。總之,是量化寬鬆。而結果,就是疫情過後高昂的通脹。

當鈔票越來越不值錢的時候,黃金當然就成為保值的最佳選項。

為了打擊居高不下的通脹,大部份的西方國家都在疫情平穩之後開始調高利率。而高利率則是金價的天敵。這個道理很簡單:有100萬美元拿在手上,如果存入銀行,按現在大約5厘的利息,每年的回報就是5萬。而如果用100萬美元去購買黃金,按每盎司2300美元上下的價格計算,可買到約28磅黃金。這些黃金在手上拿一年,不但一分錢的利息都沒有,還得支付一筆儲存費用,以保證黃金的安全。這一進一出,存銀行與買黃金這兩者之間,自少有約5萬美元的回報差別。

也就是說,當聯儲局和各國央行進入減息周期後,黃金價格的升高就有了推動力。5月初,傳言英國央行開始減息,黃金價格應聲上揚。至於美國聯儲局的減息,應該只是個遲早的時間問題。投資者基本不認為聯儲局還會加息。他們所等待的,僅僅是高利率會在維持多久之後,才進入減息的階段。

與西方各國相比,中國現在的問題就十分複雜。

西方衡量通脹的指標就是消費者指數(CPI,或Consumer Price Index),美聯儲的目標就是將CPI降低到2%的水準。而中國的問題是,CPI基本上是零,即宏觀上經濟在通縮,不存在通脹。而日常生活必需品的價格卻在不斷上漲。油、煤氣、水、電等等,樣樣都在漲。通縮的原因,主要是房地產市場的崩盤。而必需品漲價嘛,其背後的因素,草民們是你知我知。

中國人傳統上就愛購買黃金。現在東西都在漲價,鈔票變得越來越不值錢。積蓄放在銀行裏,卻不時聽到從銀行取錢時會受到限制的消息。股市不知甚麼時到底,樓市則比股市更加沒譜,人民幣天天還在打保衛戰。買國債?誰敢對連初一與十五政策都不一樣的官府抱太大的信心?

所以,還是買黃金吧。

總之,中共的道路自信,其基礎是那個大多數人都說不太清楚的「大變局」和「復興夢」。

「變局」會有多大?「復興」甚麼時候才會真的到來?還會不會來?

夢境中的東西,誰又能夠說得清楚呢?

所以,還是守著黃金來得實在。

——轉載自《」https://www.epochweekly.com/」>新紀元》

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並不一定反映《大紀元時報》立場。#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