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房地產業的興衰揭示了大陸金融、法律和政治體系與世界其它地區之間的深刻差異,並引發了人們對未來融資渠道的質疑。

2011年,恒大向海外投資者發行了超過10億美元的美元債券。這份文件提供了對恒大融資機制的最全面見解,上面印有美國銀行、德意志銀行和花旗銀行等西方投資銀行巨頭的標識,以及國有的中國銀行國際的標識。

更重要的是,他們承諾票面利率高達9.25%——在金融危機後利率接近於零的世界裏,這是一個極具吸引力的回報。

隨著這一波中國房地產美元債券發行浪潮,西方金融機構——實際上其背後是西方存戶——將數百億美元的資金投入到貌似「繁花似錦」的中國房地產中。

這些債券得到了華爾街精英的背書,再通過香港——擁有西化法律體系和投資者保護——發行,代表當時中國與世界之間的金融橋樑。

中企離岸債券架構是「豆腐渣」工程

當中國房地產市場從繁榮轉為蕭條時,這段投資渠道被證實是「豆腐渣」工程,無法提供任何與債務工具相關的安全性保障。

2021年底,恒大停止向海外投資者支付利息,這是中國房地產模式出現嚴重問題的首個明顯跡象。

海外投資者發現,這些債券現在一文不值。律師和重組專家正試圖通過談判為投資者爭取一些權益,投機者則希望通過香港破產程序挽回一些回報。

2024年,在恒大首次拖欠海外投資者款項近三年後,中國房地產行業仍在苦苦掙扎。北京拒絕給予房地產行業公開救助,許諾地方政府購買未售出的房屋。其中的許多項目尚未完工,在某些情況下,這些項目由省級官員控制,而不是為其提供資金的海外投資者。

根據大陸申銀萬國證券研究所宏觀團隊的報告,自2021年以來,中國所有已售期房尚未竣工的面積達到20億平方米以上。最保守估計,目前保交樓所需投資規模為7.6萬億元(人民幣,下同),資金缺口在3萬億至4萬億元左右。

高盛的估計是,到2023年底,中國可售房屋庫存為13.5萬億元,由於部份建設尚未完成,需要5萬億元的資本投資才能完成。房地產泡沫破裂已導致中國有30萬億元的住房積壓。

圖為恒大創辦人、董事局主席許家印在香港發布2018年恒大業績。(郭威利/大紀元)
圖為恒大創辦人、董事局主席許家印在香港發布2018年恒大業績。(郭威利/大紀元)

知情人:香港上市的陸企實際上是鄉政資產

中國房地產業的興衰揭示了大陸金融、法律和政治體系與世界其它地區之間的深刻差異。

一位參與最早大陸企業在港上市的人士告訴《金融時報》說:「它們實際上是鄉政(資產)」。他指的是1990年代在香港上市的一波投機性國有企業。投資者非常清楚這些企業的資產和負債風險。

同一個十年裏,中國基本上重建了一個私人房地產市場,並成為經濟增長最主要的推動力。

國外投資者垂涎於這一繁榮的市場,同時苦於沒有直接投資的機會。

因為中共對企業有一套嚴格的資本管制制度,該制度阻礙海外直接投資。隨後,許多中國房地產企業在當局默許下推出離岸架構,這是許多其它新興市場常見的結構。

債券由中國境外專門設立的載體(通常在英屬處女島)出售給國際投資者。該實體將其籌集的資金主要以對子公司的股權投資形式匯入中國——並依靠這些子公司的股權股息來履行對其自身投資者的義務。

標準普爾駐香港董事盧文正(Lawrence Lu)接受《金融時報》採訪時表示,中國的這種「結構性從屬」現象一旦遇到債務違約,這些債券持有人對子公司資產的索償權可能很有限。

在西方市場,從市場上籌集到的資金沒有任何內在差異,無論來源如何,這個來源的100美元跟另一個來源的100美元是無差別的。但是在中國公司從海外投資者處籌集到資金後,他們是將其用作項目股權,超出了初始投資者或利益相關者的監控或了解範圍。

「一旦他們(指中企)籌集到資金,他們就會將其用作項目公司的股權。資金流向何處,我們不了解。」盧說。

此類離岸工具為恒大旗下的公司提供了資金。恒大文件中的一張圖表顯示了數十家子公司,其中一條分界線將中國大陸境內和境外的子公司區分開來。

雖然海外資金不是恒大唯一的融資來源,但它確實幫助啟動了項目,並吸引了中國國內購房者的預付款,然後恒大再將這些款項投資到其它地方。

2024年1月29日,北京一處廢棄的恒大商業綜合體。(Greg Baker/AFP)
2024年1月29日,北京一處廢棄的恒大商業綜合體。(Greg Baker/AFP)

重組前景黯淡 投資者嘆永遠拿不回來報酬

香港一家法院對恒大香港實體發布了清盤令,但除非得到大陸法院的認可,否則該命令的法律意義有限。

恒大沒有回應置評請求。當恒大違約時,它發行了超過200億美元的離岸債券。

由凱易律師事務所和香港投資銀行Moelis的律師牽頭的恒大重組談判主要集中在其在中國境外的上市子公司,但兩年來未能與債權人達成協議。

一家大型國際公司的匿名投資者告訴《金融時報》,現在他們「發現了律師早已知道的事情,即……執行起來並不容易,而且會耗費大量時間和金錢,而且收回的可能性也很有限」。

還有另外一位投資者說:「我們一直認為,參與恢復過程是不值得的。銀行家和律師需要坐下來,為(未來的發行)制定一個更好的結構。」

他預測,這樣的討論可能要等到房地產行業的狀況好轉後才能進行。「過去近二十年那種市場……已經不復存在了。」

一位從1990年代就參與大陸企業香港上市工作的私募投資者說,在他看來,海外資金投資這類中國企業就是因為存在「一種幻覺」。

「他們永遠是得不到報酬的那一方。」這位匿名的私募投資者說。#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