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古代,民間一直流傳著「不為良相,便為良醫」的說法。這話在學儒之人中頗為流行。因古代的儒學與醫學皆源於上古之道,於是儒生與醫生所承擔的入世使命便有了相通之處。想要安民濟世,無論用做人的道理,還是用藥材、針術等治病的方法,都得懷揣著「大慈惻隱之心」以及「救苦之心」。比如在明代醫籍中,就記載著這樣幾位擁有高明的醫術,卻專注於濟貧的自儒而醫的大夫。

死後成仙的醫生葛方覃

江蘇高郵一帶有位醫生名叫葛方覃,字寅谷,是御史葛萱的七世孫。自幼學儒的他一直對繼母很有孝心。以前,繼母得了重病,他就終日守在身邊伺候。因湯藥的藥性很烈,他每次都會自己先嚐一口,確認對身體無害後,才讓繼母服用。儘管他無微不至地照顧,但繼母仍在不久後離開了人世。

他為自己身為人子卻治不好繼母的病而感到難過。從那以後,他開始拿起醫書,潛心地鑽研起來。因赤誠之心感動了天地,他很快就無師自通,能用精妙的醫術給人治病了。

有一年,當地疫病蔓延,染疫死亡的人日益增多。那時,他挨家挨戶地給人治療,還把自己的錢拿出來給窮人買藥。就這樣,他救活了很多人,大家都對他心存感激。

鄰縣有一寡婦得了非常厲害的瘧疾,治了好幾年都沒治好。葛方覃一來到她家,她就聽到有鬼在屋裏說:「這人是正人君子,我要迴避一下。」後來,那寡婦喝了他開的藥,很快病就好了。

還有一人得了傷寒,其他醫生都說沒救了。但葛方覃看完後,卻立刻開出了藥方。別的醫生都攔著,不讓給病人服用。他家人沒辦法,就把藥包扔在家裏的神龕下面。過了幾日,那人沒挺住,病死過去了。他家裏人正傷心呢,忽然看到神龕下的藥包在動。他們覺得很神奇,於是打開藥包,把裏面的藥拿出來煮好,給那病死的人灌下去。沒過多久,那人就活過來了,後來病也好了。

葛方覃七十四歲時,在家中離世了。多年後,當地人求神問卜時,又發現他多次降臨在會彈琴的人身上。於是,人們都說,他已經得道成仙了。

死後當了土地神的醫生閔自成

浙江錢塘縣有位醫生名叫閔自成,字思樓。他從小就是至誠至孝之人,為父親守喪多年,又把父親兄弟的兩個孩子撫養成人。

當時,他與另一位也同時精通內外科的醫生姚應鳳齊名。於是,每天登門來找他的人絡繹不絕。病人中雖有達官貴人,可他從不嫌貧愛富,甚至對窮苦的病人更加照顧。只要發現哪個病人家中貧困,他就不收診費和藥資,還把自己的錢拿出來送給他們。

人家問他:「你為甚麼總是優先給窮人看病?」他回答:「我要是不主動把他們叫到跟前,他們就會因為囊中羞澀而拖著不來,這樣會有生命危險的!」多年來,他家總是擠滿了路邊的乞討者。可即使如此,他也從不感到麻煩。

到了清朝順治年間,江南道的監察御史楊旬瑛在聽人講述了他的為人後,還專門對他進行了旌表。他七十一歲那年,有天晚上夢到有官吏模樣的人來請他去擔任海寧老鹽倉的土地神。沒過幾天,他就在家裏閉目而逝了。他的同鄉與廟裏的一位僧人也做了同樣的夢。於是,當地人一起建了祠堂,把他的塑像放在裏面供了起來。

被當地人視為神的醫生潘文源

江西婺源縣有位醫生名叫潘文源,字本初。他為人寬厚,對人也十分和善,頗有長者風範。他年少時學儒,長大後又跟人學醫,很快對醫道有所悟解。他的醫術神妙莫測,卻總能藥到病除。於是,每天來找他求醫問藥的人多得不可計數。

行醫多年,可潘文源對名利並不上心,而是一心只想著如何用這種方式向病人施捨。平時,他給人治病從不收診費,而病人所需的藥材也一概贈送。遇到沒錢的病人,他就把自己的積蓄拿出來分給他們。在行醫的三十多年裏,他一直樂善好施,卻從不考慮自己的得失。當地人對他的德行、義舉都十分感佩,將他視為自己心中的神。潘文源去世當天,很多人都在他住的巷子裏傷心流淚,久久不願離去。

被當地人視為良醫的醫生施文彬

蘇州有位醫生名叫施文彬,字宗文。他父親是太醫院裏的醫官,很早就將醫術傳給了他。他從不因為自己的醫術過人而怠慢病人,尤其遇到窮苦的病人時,反而更主動地去給人治療。別人問他緣故時,他回答:「沒錢的人總是不在意自己的身體,但作為醫生,我也疏忽怠慢的話,他們就會因為病拖久了,沒辦法救治。」

有個地痞無賴對他很不客氣,可他從不在意。有一天,那人突然病得很厲害。當時已經很晚了,外面一片漆黑,路也不好走。可施文彬聽到這個消息後,仍然二話不說,拎起藥箱,就往那人家裏走去。喝了他煮的湯藥,那人的病很快就好了。他如此宅心仁厚令人感佩,當地人都稱他是名副其實的良醫。

參考資料:《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