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剛到澳洲時,我參加了一個在悉尼舉辦的家庭聚會,在那裏遇到了一位在當地出生長大的香港人。他用英文問我:「你在香港讀的是國際學校嗎?你的口音和我在香港的表弟很像。」就在上個月,我和一些朋友去爬山時,遇到了一位在這裏土生土長的越南人,在聊天中他問我:「你是在臥龍崗長大的吧?」

2022年,當我申請臥龍崗大學的碩士課程時,我需要參加雅思考試。經過十多年沒有參加過任何公開考試,我花了一個月時間準備,最終取得了8分的成績,其中口語部份更達到了8.5分。

回想起來,有這成績全賴於疫情前在維珍航空接受的密集訓練。那時候,我每個月至少要執飛4次前往澳洲的航班,每趟飛行都需要9個小時。我記得剛加入這家澳洲公司時,除了我之外,所有同事都是澳洲人,他們會用非常快的速度交談,最初的一兩個月,我大概只能理解他們所說的三分之一。那時,我甚至懷疑自己是否真的學過英語!

後來,我開始留意他們說話時嘴巴的動作,並試圖在心裏模仿他們的口音。漸漸地,我開始習慣了他們的口音和說話速度。

我還記得在小學四、五年級時,英文課上老師會播放教育電視節目,節目中會有外國人講著非常標準的英語。剛開始接觸時,我幾乎聽不懂他們在說甚麼。由於當時我上的是分早晚班的小學,有時早上在家裏會看到國際頻道也在播放教育電視節目,我會反覆觀看那些我聽不懂的節目,直到我能夠聽懂為止。

到了中學,我選擇了文科,並且選修了視覺藝術。那時,我們這群熱愛藝術的同學會經常討論外國的電視劇和節目,比如《絕望主婦》、《天橋驕子》和《美國超模新秀大賽》等,我們還會討論外國的歌手和歌曲。加上當時的中學是一所非常嚴格的英文學校,我們經常要練習試卷,每周還有兩天規定必須說英語,我記得我還曾短暫加入過由外籍老師帶領的辯論隊。

現在,我正在攻讀商科碩士學位,課程幾乎全是寫作論文。在這個過程中,我不斷回想起中學時期老師教授的寫作技巧。

自從來到澳洲後,有人問我如何提高英語水平。老實說,根據我的個人經驗,我認為你必須長期沉浸在語言環境中。更重要的是,最好找到一個自己感興趣的領域,比如電視劇、電影、音樂等,把學習英語變成一種興趣。當你在享受的同時,你的英語自然會進步。

作為一名非母語使用者,我的英語水平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但既然我已經來到了澳洲,我也希望能在這方面繼續努力,以達到母語使用者的水平為目標。讓我們一起加油吧!◇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