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越大,越難住進青年旅舍。
十年前,我讀大學二年級時去了英國的廣告公司實習。作為一個窮苦學生,住宿必定要選最便宜,所以一抵達倫敦就住進一間靠近市中心的青年旅舍(hostel)。記得接待處是一個英語不太靈光的俄羅斯人,他還熱情地幫我把行李搬到二樓。青年旅舍的房間通常都擺滿雙層床,一般6至8個人共享,有時可多達12個人。那天一進房間就認識了一個英國人和一個西班牙人,英國人一看見我就跟我打招呼、分享了他的故事,後來我更和那個西班牙人去了附近的遊客景點觀光。
到畢業成為空中服務員後,穿梭於世界各地,每次去到一個國家、一個城市逗留,公司都會安排酒店,每個員工一間房間,而且大部份都是大型連鎖的五星級酒店,住酒店期間公司更會發放外站津貼(Outport Allowance)。漸漸地,我也習慣了這種順手拈來的舒適、便利,熟悉了不同酒店的品牌。工作後有了經濟基礎,所以後來放假去旅行,也會訂環境較好、設施較齊備的酒店。
十年後裸職來澳洲,拿著十年來工作的儲蓄再次成為學生,打回原形為十年前那個窮苦學生,不能再揮霍一分一毫。第一個學期完結後外出走走,再回到十年前訂青年旅舍的網頁,感覺既陌生又新鮮!
我訂了一間位於悉尼市中心的青年旅舍,一晚只需40澳元,還包含早、晚兩餐,便宜得讓人難以置信!原本我以為,青年旅舍還是那個舊模樣,一定是十分髒亂,要和陌生人共享浴室等等。怎料,原來這十年來,青年旅舍也進步了不少,除外裝潢時尚,我住那間旅舍的房間有點像日本的膠囊酒店,相當整潔、衛生!每個床位設有窗廉,大大增加了私隱度!而且,每個床位也有獨有的電插座、掛衣格、床頭櫃等等,可謂「麻雀雖少、五臟俱全」。令人更意想不到的是,浴室並不是像泳池那些一字排開的淋浴間,而是一個獨立房間,一個人用完才到下一個人,私隱度再度提升!
在房間放下個人物品後,我去了公共區域(Common Area)。公共區域是所有住客休憩的地方,有沙發、電視、電源、冰箱等等,你可以在那裏和別人聊聊天、上上網。
很可惜,雖然青年旅舍外觀、設施進步了,人們卻好像比起十年前冷漠。從前,人們隨便就跟來自世界各地的人聊起天來、結伴遊歷、成為朋友。十年後,人們只顧埋首於他們手上的電話、平板電腦,人與人之間如築了一道無形的牆一樣,少了往日青年旅舍獨有的生氣,這趟重遊青年旅舍之旅就在這鴉雀無聲中結束了……
想了解我更多在澳洲留學、遊歷的故事,歡迎追蹤《傭仔日記》的社交媒體。◇
(編者按:文章僅代表專欄作者個人意見,不反映本報立場。)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