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電昨日(23日)凌晨於連接元朗至深圳的40萬伏特架空供電系統,發生的電壓驟降事故。中電輸電及供電業務部高級總監張寶中今早接受港台節目訪問時指出,已增加巡查人手等短中期措施,更新設備成本不會轉嫁市民,但未有回應是否就事故賠償受影響市民。

張寶中指,極端天氣愈見頻繁,對電力供應造成極大挑戰。中電昨日公布了應對方案,短中期會加強人手巡查如變電站等關鍵設施,一旦發生事故可以馬上搶修。但他強調,今年頭6個月電壓驟降、停電等事故總體時數,與過去幾年相約。

另外,他又指出,中電早在20年前已在戶外電力設施安裝避雷器,當年是按風險管理,並參考了天文台有關受雷擊機率高的數據去安裝。但現時氣候變化大,雷擊次數頻密,所以在未來兩三年會繼續加裝避雷器。但過往高風險的地方,中電已裝上避雷器。

防水浸設施方面,張寶中就說,中電一直有與各大學研究各區水浸機會,此前已在超過700個變電站安裝了防水閘,期望今年雨季完結前,會再於60多個變電站安裝水閘。因中電設施疑受雷擊影響,他透露未來的新市鎮發展,基本上「100%用地底電纜」,所以相關地區將不存在影響供電的情況。

隨著夏天到來,高溫日子多,他就指中電會加快更新供電設備去提升表現,公司財務預算已包括設備更新資金,所以不會加電費,將成本轉嫁給市民。他解釋,香港不同地區均有工程開展,有工程項目時亦有機會對一些地底電纜或架空電路造成影響。

對於中電會否就今次事件,賠償受影響市民,張寶中就未有回應,只表示明白市民期望,現階段希望透過不同措施減低電力事故,避免影響用戶。

資深電機及屋宇裝備工程師何永業就指,今年4月6日,龍鼓灘發電廠內設備曾發生故障,如果經過4月事件,中電立刻加強閃電保護裝置,已能減低日前發生事故的機會,故望中電有確切時間表,讓外界了解情況。@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