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涉嫌隱瞞參與中國大陸「千人計劃」(又稱: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計劃),美國哈佛大學前教授、著名納米科學家利伯(Charles Lieber)去年遭到美國司法部判刑,近日有消息指出,利伯7月將赴港在香港大學演講,並將尋求獲該校聘用的可能。

根據美國聯邦緩刑官向聯邦地區法院提交的備忘錄,利伯5月中申請於7月14日至20日離境前往中國,期間將到訪香港大學向學生就科學主題發表演說,屆時也會與港大探討未來任命和聘任的可能性。

備忘錄顯示,緩刑官曾就利伯的簽證和旅遊安排接觸中共駐美領事,但未獲回覆,但仍舊支持利伯的申請並請求法官接納。聯邦地區法官姬絲帕(Hon. Denise Casper)於6月9日批准有關申請。

利伯於2020年被美國政府起訴,2021年12月,利伯被判犯有六項重罪,其中包括2項就其參與中共政府「千人計劃」向國防部和國立衛生研究院調查人員做出虛假陳述的罪名,以及4項提交虛假報稅表的罪名,利伯去年4月被判2年「監督假釋」及罰款,包括6個月軟禁。

根據美國司法部公告,利伯曾擔任哈佛大學利伯研究小組首席研究員,在其雇主哈佛大學不知情下,於2011年成為武漢理工大學(WUT)的「戰略科學家」,並在該大學建立實驗室及代表校方發表論文等,以換取每月5萬美元薪酬和最高15萬美元的生活費,以及約150萬美元的在武漢理工大學進行聯合研究的費用。2012至2015年,利伯更成為「千人計劃」的「國家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計劃」的招募學者。

司法部公告指,美國國防部及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為利伯的研究提供了1,500萬美元的資助,利伯在接受這兩個機構的調查時卻極力否認他與「千人計劃」之間的關係,並在報稅時隱瞞了那些來自中國的收入以及他在中國銀行的戶口。

美國政府開始對利伯進行調查是作為「中國倡議(China Initiative)」的一部份(P2),該計劃是美國司法部於2018年設立的一項行動計劃,旨在阻止中共竊取商業機密而採取的「嚴打」舉措。利伯是計劃實施以後,遭逮捕、起訴和定罪的最著名的美國科學家。

利伯並非第一個,也非最後一個加入中共「千人計劃」的海外學者。根據「千人計劃網」官方網站數據,截至2018年,中國已分12批引進6,000餘名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

另據美國《自然》雜誌指出,截至2018年中共用「千人計劃」已經吸收了7千名科技專家爲中國輸入外國的知識產權和科技機密。截至目前,外界估計,中共吸收的科技專家至少上萬人。他們中的一些人也被聘請到了香港的大學,包括中文大學法學院教授黃輝、中大心理學系教授趙志裕均為「千人計劃」的「特聘專家」。

鍾劍華:政治正確為前提  港校樂意聘任

利伯在身份已經曝光的情況下,仍然能夠前往香港大學尋求未來走向,香港學者、前理大應用社會科學系助理教授鍾劍華對本報表示表示,這並不令人感到奇怪。

「在目前這樣一個環境下,當作是安撫他也好,當作是酬謝他過往對中國(中共)的幫助也好,或者真是有一些實際的研究範圍,如果阿爺(北京)一聲令下給他一個位子,這個是一定能夠做到的。」

鍾劍華認為,香港的大專院校在政治正確的前提下,會相當樂意聘任這些學者。

「請海歸或者一些有大陸背景的人,一方面可能他們人多,另一方面,我自己的判斷就是有個別院校都透過請這些人希望打好和國內學術界的關係,開拓一些新的研究機會。」

他認為,這對於香港來講有著實際意義,也有著策略上的考量,「在香港越來越保不住香港國際特色的時候,這種中國化或者大陸化的趨勢就只會越來越明顯。」@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