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抽查學生電腦
早前本報報導,中共對學生監控持續升級,中高考生成為重災區。中共設專人監控學生間的微信及抖音朋友圈,確保學生不得評論發生在校內的熱點事件,不得議論及轉發社會性公共事件,不得發放所謂負能量或不利於社會穩定貼文圖片等。監控風氣會否吹到中共行使全面管治權的特區,大家自行判斷,但本地學校監控學生的行動似乎正在升級。較早前,某名校學生在網上帖文,指控學校侵犯學生私隱,抽查學生電腦,並檢查私人帳戶、下載應用程式使用記錄、個人文件等資料,甚至安裝程式監察電腦活動,包括放學後的電腦活動,並按校方認為不良的紀錄懲罰學生云云。單憑貼文難以核實所有指控,若果屬實,將是嚴重侵犯私隱的行為。不過校方回應傳媒查詢時證實向學生進行抽樣式電腦健康檢查,並稱只收集了學生在校內上課期間的瀏覽記錄,旨在了解學生使用電腦的情況,及確保校內電腦用作學習用途,防範下載任何惡意軟件危及學校網絡安全云云。若當如此,校方又似乎未有超出合理範圍。教育局及私隱專員公署亦分別接觸學校了解事件,但至今未有下文。學校的回應已直接證明了監察的存在,而監控範圍應該是大眾關注點。
監控不能無限上綱
校方似乎還提出法律理據,因學生在安裝軟件時已同意條款,列明學校可進行監控,並可提取學生電腦的一切資料。但這明顯是不平等條約,因為作為該校學生就必須接受該校授課,而因應電子教學模式,學生跟本沒有選擇。當然學生亦有義務,利用學校提供的裝置時不用作其他用途,但並不代表學校可以全面監控學生行為,以確保學生履行義務。筆者並不是完全否定監控,而是必須公開透明,適可而止,且讓家參與制訂,不應建基於強迫簽署無限上綱授權書,為所欲為,而是應先訂立清楚目的,由資訊專家參與設計,以收集最少資料、定立最少限制及確保資料安全為目標。校方大可中間著墨,例如在系統利劃定一帳戶作教育用途,使用該帳戶時禁止執行軟件安裝,限制瀏覽某些內容,又或可利用防毒軟件。情況等同防止官員貪腐或進行傷風敗德行為,方法是制定行為守則及依靠法律,而不是24小時監察官員所有交易及行為。拿箸強迫條款,將收集資訊合理化,極容易走上泛化監控之路。莘莘學子處於求學時期,難免好奇,網上花花世界,培養邏輯思考與正確價值觀才是正道,以禁止作為手段,往往適得其反。再有,以今天的政治氛圍,國家安全上綱上線,管有某些資料視作違法,校方有能力收集任何資料,隨時被捲入政治之中。
學習與個人用途分開
若擔心學校監控超越範圍,筆者建議考慮以下方案。由校方提供裝置,必須假設裝置全面被監控可能,包括每個鍵盤的輸入,情況等同使用第三方裝置。該裝置應只用作學習用途,避免任何其他動作。若容許學生自備裝置,然後由學校安裝軟件,亦要假設軟件有監控功能。條件許可,可採用另一部裝置作個人用途。若資源有限,只得一部裝置,可嘗試利用非管理員帳戶用作學習,以帳戶劃分用途。若校方堅持一定要使用管理員帳戶,則可考慮利用雙重起動(dual boot)系統,即起動時有兩個作業系統選擇,其中一個提供給學校用作學習,另外一個作私人用途。筆者建議將背景圖片清晰提示各用途,例如學習使用的系統顯示「學校」字樣,以免混淆。另外一方法是使用外置磁碟機或USB儲存,裝載另一系統作個人用途。當需要時,插入裝置並重新選擇啟動系統。其實很多Linux免費開源系統可以裝在USB儲存上直接起動,作一般個人用途非常足夠,若有需要甚至可以每一項目有各自系統。另外,學生應養成習慣,將所有資料儲存於加密庫內。父母提點子女監控是數碼生活生態的一部份,時刻都要注意私隱安全,審慎地留下數碼足跡,主動學習處理足跡方法。
風險管理是一門藝術,是按照不完美的資訊作出合理的選擇。有人認為需要有權力取得一切資訊方可了解及控制風險,這並不正確,而且會墮入無限侵犯私隱的不歸路。◇
------------------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