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子過敏是小兒科最常見的慢性疾病,容易發生在環境濕熱且空氣污染嚴重的地區,常見的症狀如鼻塞、鼻腔腫脹、打噴嚏、流鼻水、揉鼻子、揉眼睛、白天疲倦等;鼻子過敏情況嚴重的孩童,晚上會因為鼻塞、鼻不通、鼻竇壓痛、鼻涕倒流、頭痛等症狀,出現入睡困難、夜間醒來、輾轉難眠等情況,造成隔天精神狀況不佳,影響學習效率,還有身體的抵抗力也會變差。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昆明院區中醫針灸科主任吳建隆說,「冬病夏治」是中國傳統醫學的特色,即是在夏日做好預防疾病的措施,以減少好發於秋、冬的疾病困擾,這也是結合中醫「運氣醫學」和「敷灸療法」的預防性治療。

吳建隆表示,罹患過敏病症的孩童多屬於寒性體質,建議選擇夏天最炎熱的「三伏」時期,將有利於肺部的辛溫藥材如白芥子、細辛、乾薑、甘遂等,用薑汁調敷,貼在身體背部與肺部有關的大椎、大杼、風門、肺俞、脾俞、腎俞等穴位,經由局部刺激血液循環,達到溫經通絡、散寒驅邪的作用。

吳建隆指出,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昆明院區做穴位敷貼治療近20年,皆由專業中醫師親自進行敷貼;除了敷貼在肺經的穴位之外,也會根據孩童個人體質的差異,選用強化脾胃或溫補腎元的俞穴,以增強後天脾胃和先天腎陽的功能,改善體質,幫助溫肺經、散肺寒,還能舒緩鼻塞、流鼻水、打噴嚏、揉眼睛等過敏症狀。

吳建隆補充說,如果在孩童時期沒治療好鼻子過敏,後續容易衍生過敏性氣喘、異位性皮膚炎,或是經常反覆感冒。

此外,三伏貼是改善過敏性鼻炎、氣喘疾病的非侵入性治療方法,連續進行3年的敷貼,效果會更好;在此列出2024年三伏貼的敷貼時間,初伏是7月15日,中伏是7月25日,末伏是8月14日,家長可以幫孩童儘早安排治療。◇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