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電動汽車和綠色能源對磁鐵的需求激增,巴西迫切希望發展稀土產業。西方國家政府正在向這個全球採礦業大國提供激勵措施,以打破中共對稀土生產領域的壟斷。

巴西擁有世界第三大稀土儲量。該國優勢在於勞動成本低、清潔能源、擁有既定法規以及靠近終端市場,包括擁有拉丁美洲第一家磁鐵工廠。

據路透社報道,巴西第一個稀土礦Serre Verde今年開始投入商業生產。分析師、礦業行政總裁和投資者表示,在西方政府激勵措施的支持下,產量會增長,這些激勵措施也正在加速全球稀土精煉和加工業的發展。

悉尼巴倫喬伊投資銀行(Barrenjoey Investment Bank)的丹尼爾‧摩根(Daniel Morgan)表示:「巴西作為潛在稀土來源地是一個非常令人興奮的提議,因為過去幾年出現了一些非常有意義的發現。」

「我確實認為,在中國之外,巴西的項目是最經濟的綠地項目。」

美國及其盟國在稀土金屬和磁鐵方面幾乎完全依賴中共國。在稀土供應因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中斷後,西方計劃到2027年建立獨立的供應鏈。

稀土儲量或成第二大

根據美國地質調查局的數據,中國去年生產了24萬噸稀土,是第二大稀土生產國美國的五倍多。中國將全球約90%的稀土加工成永久磁鐵,用於從風力渦輪機到電動車和導彈等各種領域。

Serra Verde表示,預計今年產量將達到5,000噸,到2030年產量可能會翻倍。Serra Verde行政總裁瑟拉斯‧莫萊蒂斯(Thras Moraitis)告訴路透社:「Serra Verde和巴西擁有顯著競爭優勢,可以長期支撐全球重要稀土行業的發展。」

他說,這些因素包括有吸引力的地質條件、水力發電、既定法規和熟練的勞動力。

「這仍然是一個新興行業,需要持續支持才能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立足。」他解釋說,「關鍵的加工技術由少數參與者控制。」

經紀商Canaccord分析師雷格‧斯賓塞(Reg Spencer)表示,到2030年,巴西可能會再擁有兩到三個稀土礦,可能超過澳洲目前的年產量。

營運成本低廉

由於過去兩年稀土價格暴跌70%,企業很難籌集資金用於礦場和加工。

澳洲上市開發商Meteoric Resources行政總裁尼克‧霍爾特豪斯(Nick Holthouse)告訴路透社,「目前融資很困難。」

Meteoric的目標是在2025年底對其位於巴西米納斯吉拉斯州(Minas Gerais)的Caldeira項目做出投資決定,生產輕稀土和重稀土。

3月份,美國進出口銀行(U.S. Export-Import Bank)表示有興趣為Meteoric的計劃提供高達2.5億美元的資金。該公司還達成了一項初步協議,向愛沙尼亞一家由多倫多上市公司Neo Performance Materials營運的分離工廠供應稀土氧化物。

巴西稀土公司(Brazilian Rare Earths)的礦床也處於開發早期階段,這個位於該國東北部的大型稀土礦床得到澳洲首富吉娜‧萊因哈特(Gina Rinehart)的支持。

巴西稀土公司行政總裁貝爾納多‧達維加(Bernardo Da Veiga)強調,巴西營運成本低廉,是相對於澳洲等競爭對手的優勢。他表示,澳洲鐵礦的貨車司機每年可賺取高達20萬澳元(133,200美元)的收入,外加食物和住宿。

「在巴西,同樣一名貨車司機,做著同樣的工作,年薪約為1.5萬美元,而且他騎單車上班並自帶午餐。」他說,「根本沒有可比性。」

替代選項

雖然勞動力便宜,但開發商面臨技術障礙。為了刺激發展,巴西政府於2月啟動了一項10億雷亞爾(1.9453億美元)的基金,為包括稀土在內的戰略礦產項目提供資金。

礦業和能源部還在聲明中表示,希望建立一個將這些礦物轉化為電池、風力渦輪機和電動摩打合金的產業。

該部表示,挑戰在於刺激生產並建立夥伴關係,以促進元素分離技術和供應鏈發展。該部還在研究稀土回收,並與澳洲離子稀土公司(Ionic Rare Earths)等公司討論回收技術。

澳洲離子稀土公司行政總裁蒂姆‧哈里森(Tim Harrison)說,該公司在貝爾法斯特(Belfast)設有一家試點回收工廠,並與巴西開發商Viridis Mining and Minerals合作。

米納斯吉拉斯州工業聯合會(FIEMG)主席弗拉維奧‧羅斯科(Flavio Roscoe)表示,巴西還在建設一家概念驗證(proof-of-concept)磁鐵工廠,將於今年晚些時候開始營運。

「我們的目標是成為這項技術的開發者和推廣者。」羅斯科說,「巴西有機會成為世界在中國之外的選擇。」

巴西稀土產業摩拳擦掌之際,歐洲也傳出好消息,有望在關鍵礦產減少對華依賴方面邁出重要的一步。

挪威稀土礦業公司(Rare Earths Norway)6月6日宣布,發現了歐洲最大的已探明高價稀土元素礦床,可用於製造電動車和其它清潔能源技術。

美國財經新聞CNBC說,作為少數不屬於中共擁有或控制的礦床之一,歐洲最大稀土礦床的發現被認為是歐洲努力打破中共稀土主導地位的一個可喜推動力。

另據路透社報道,全球稀土供應鏈正在重新調整,從最大的稀土生產國中國向多元化發展。#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