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期兩天的烏克蘭和平峰會周日(6月16日)在瑞士落下帷幕。該峰會旨在為推動結束俄烏戰的進程創造儘可能廣泛的支持。93個與會國中有80個國家通過了聯合公報,呼籲將烏克蘭「領土完整」作為結束俄烏戰的任何和平協議的基礎。

綜合美聯社、路透社和BBC等媒體報道,峰會的聯合公報為在瑞士舉行的為期兩天的和平峰會畫上句號。這份有關該峰會的最終文件稱,《聯合國憲章》和「尊重領土完整和主權……能夠並將成為在烏克蘭實現全面、公正和持久和平的基礎」。

該文件重申了簽署國的承諾,即不對任何國家的領土完整或政治獨立進行威脅或使用武力。包括烏克蘭在內的所有國家在其國際公認邊界內的主權、獨立和領土完整原則必須得到尊重。

公報稱,簽署方還達成了其它幾項共識,包括應允許烏克蘭擁有自己的核電廠——包括被俄羅斯佔領的扎波羅熱核電廠(Zaporizhzhia Nuclear Power Plant);俄羅斯不得使用或威脅使用核武;所有被俄羅斯非法帶走的兒童和平民必須被允許返回烏克蘭。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在會上稱讚,該峰會朝向和平邁出了第一步,並表示聯合公報仍歡迎所有尊重《聯合國憲章》的國家加入。

根據瑞士主辦方公布的名單,未簽署聯合公報的國家包括20國集團(G20)中的6個國家:巴西、墨西哥、沙特阿拉伯、南非、印度和印度尼西亞。此外,亞美尼亞、巴林、泰國、利比亞、阿拉伯聯合酋長國、哥倫比亞和梵蒂岡也沒有支持聯合公報。

奧地利總理內哈默(Karl Nehammer)在聯合公報發布前表示,預計最終公報的措辭不會獲得與會者的一致支持。

「在我看來,公報不會得到所有人的簽署,因為這又是一個具體措辭的問題,但即使是那些不簽署公報的人也都明確表示,他們的立場是相同的,即戰爭必須結束。」他說。

與會國並不都是烏克蘭最親密的支持者,其中包括沙特阿拉伯和肯亞,前者的外交部部長警告說,烏克蘭將不得不在這場戰爭中作出艱難的妥協,後者則公開反對最近對俄羅斯的制裁。

儘管如此,這次峰會凸顯烏克蘭仍然擁有其盟友的廣泛支持,也強調了實現持久停火所面臨的挑戰。俄羅斯在這場戰爭中控制了烏克蘭約20%的領土。

荷蘭首相呂特(Mark Rutte)表示,與會者在尋求實現烏克蘭和平方面是一致的。

「我們都知道我們才剛開始,和平之路的開始。」他說,「儘管我們在座的一些人對如何真正實現烏克蘭和平有不同的看法,但不要搞錯……我們在原則、價值觀和正義感方面有著共同的願景。」◇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