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一命二運三風水。」古人關於風水有許多精闢的論述,例如:「住場好不如肚腸好,墳地好不如心地好。」又云:「世人盡知穴在山,當知穴在方寸間。好山好水世不久,苟非其人尋不見。我見富貴人家墳,往往葬時本貧賤。迨其富貴力可求,人事極時天理變。」又說:「尋山本不為親謀,大半多因富貴求。肯信人間好風水,山頭不在在心頭。」下面就講兩個有關風水的故事:

嘉慶年間,合州有個富豪之家,素來相信風水之說。這時遠方來了一個地師,富家就把地師延請到家裏,讓他幫忙找一個吉穴。住了幾個月,由於地師一時未能找到好的墓穴,於是招呼他的禮貌就日漸冷淡下來,把他當作下等客人來對待,吃的都是青菜,偶爾才供一次魚肉而已。富家僱有一個小童做工,是佃戶的兒子,小童每天給地師準備洗手洗臉的器具,進獻煙茶,禮數真摯誠懇,從沒有一絲懈怠。

地師後來在富家田地很遠的地方找到一個吉穴。但覺得富家對待自己很薄情,又看到富家行事,多是刻薄不仁,不配有福分得到這塊善地。反而喜歡這個小童,便想將這塊地給他。經詢問知道小童有老母親在家,所住的房子,離吉地也很近。

有一天,地師瞞著主人對小童說:「你母親他日去世後,你可向主人乞討塊地來安葬,這塊地就在你家屋子的左邊,在土角上的洗牛盪就是了。前邊有座尖峰,對著尖峰來立向,這就可以了。這塊地不出大貴之人,但能發富數萬金。一定認真記住我講的話,不要說出去。」地師又住了幾天,藉口說在這裏找不到吉穴,便告辭離去。

剛滿一年,小童的母親就去世了,小童乞請主人給塊地來安葬,起初主人沒有答應,再三懇求,並說不敢佔開墾過的土,只是要房子側面的那塊洗牛的低窪積水地就足夠了,主人同意了。小童就按照地師的囑咐,在積水地的岸邊挖了一個坑,將棺材放進去,用石頭堆起一座墳,沒有人知道這是一個佳穴。

過了幾年,小童出來學做買賣,來往販賣貨物。當他二十歲時,就賺到了幾千兩銀子。至今家中置田萬畝,富甲一州。但子孫中只有考中秀才成為縣學生員,不能再上一層樓。後來又請風水家來看此墳,果然真是只發富,沒有大貴之氣,正像地師所說的那樣。

示意圖。(王知涵/大紀元)
示意圖。(王知涵/大紀元)

下面再說一個有關風水的故事,事情同樣發生在清朝時,徽州有一姓霍的大家族,家中有位節婦(丈夫死後不改嫁,終身守寡的婦女),十分柔弱但賢惠,往往被鄰族所欺凌,可她從不計較。

當時城裏有個叫胡某的人,家中錢財豐饒,酷愛風水之術,其實技藝並不精。有一天他偶然經過一塊田地,以為地中有大吉穴。經詢問,得知是霍家節婦的地產,便去向節婦要求買這塊地。節婦也不缺吃穿,沒有答應他。於是他就偽立賣契,捏造中證,呈遞訴狀到公堂。霍家節婦害怕,說願意把這塊地歸胡家,但丈夫的墓地在那裏,沒地方遷葬。胡某欣然答應用幾畝貧瘠的土地來交換。卻不知道胡某所指那個所謂的大吉穴,其實是沒有穴的。而胡某換給節婦的瘠田,才是真正的靈穴。

霍家節婦不得已,就擇了個吉祥的日子,將丈夫改葬在瘠田裏。葬後三十年內,兒子、孫子輩在科舉考試中連中舉人、進士。而胡某將過世的親人葬在自己卜的那個大穴後,家境逐漸衰落,費盡心機,不僅無益反而害了他自己,這難道只是技藝不精的過錯嗎?!#

資料來源:《堅瓠集》《仕隱齋涉筆》《北東園筆錄》

——看更多 【古道人生】系列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