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節前夕,香港路德會社會服務處今日(15日)公布一項調查發現,逾半育有6歲以下孩子的受訪爸爸感到壓力,七成人感到生活缺乏彈性,另外有超過四成人與太太因管教問題出現較多衝突。

這項調查於2024年5月進行,透過在街頭隨機訪問及向三間幼稚園派發問卷,共收回278份有效問卷。

調查結果顯示,共55.4%受訪者同意對作為「爸爸」感到有壓力,61.7%的受訪者仍要兼顧養家者角色。更有共73.8%受訪者認為有了孩子後,使他們生活缺乏時間及彈性,共65.8%的爸爸更認為照顧孩子所花的時間遠超過其預期。照顧孩子方面,共72.6%受訪者「間中參與」或「經常參與」孩子的學業,有40.3%每天亦會花超過一小時與孩子玩樂。

此外,43.2%受訪者表示與太太在管教孩子方面出現較多衝突,最常見的衝突為規矩或規則方面(52%),其次分別是價值觀不同(28.3%)及孩子的學業(23.2%)。除照顧孩子外,共40.7%受訪者亦需要「較多時間協助」至「主力」做家務。

負責調查的「非凡爸爸」計劃負責社工陳玲敏分析指,從調查顯示,照顧孩子已不再被定型為媽媽專屬責任,爸爸參與家庭事務較以往增加。她也指,基於較多男士不擅於主動表達自己的情感,以致其感受和需要往往得不到適當的支援,尤其夫婦二人價值觀不同時,在管教子女方面較易出現衝突。

陳玲敏說:「世上沒有完美的爸爸,只有盡力的爸爸。照顧家庭是一家人的責任,建議爸爸在兼顧養家的同時,多與太太溝通,了解各自期望,包括參與家庭事務角色定位及投放時間,彼此互相諒解,盡力協調及配合,需要時亦可向社工尋求家庭輔導協助。」@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