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在看北島、李陀主編的對上個世紀七十年代追憶與回顧的文集。雖然已經過去了五十多年,但那個時期變幻莫測的歷史和所有人在時代大潮裹挾下的命運,在一篇篇的文字裏復活,為後人留下了珍貴的記錄。

在署名鮑昆的題為《黎明前的躍動》一文中,提到了美國前總統尼克遜訪華期間不為人知的一些事情。尼克遜是在1972年2月到訪北京的,當時正處於文革期間。

根據解密文件和各方回憶錄,尼克遜選擇此時訪華是因為美蘇競爭激烈,且陷于越南戰爭中,導致國內反戰情緒高漲,意圖連任總統的尼克遜希望通過改善與北京的關係,制衡蘇聯,擺脫自身困境。潛伏在美國中央情報局的中共高級間諜金無怠,及時向北京傳遞了這一情報,以讓中共及時調整政策以獲取最大政治利益。

於是,在1970年11月,周恩來通過跟中美雙方關係都不錯的羅馬尼亞發出訊息,說歡迎尼克遜來北京。中共如此主動,是因為其自身也面臨著諸多問題。一方面,其與蘇聯交惡,亦面臨來自蘇聯的威脅,在國際上除了亞非拉一些貧窮國家外,根本沒甚麼朋友;另一方面,國內因文革武鬥,國內經濟瀕臨破產,而且毛「最親密的戰友」林彪外逃、在蒙古墜機事件,讓毛和中共威信急劇下降,民眾不滿情緒日益增多。在此內外交困的艱難時刻,能改善與美國的關係,對中共而已無疑是有巨大的好處。

在雙方各有所需的情況下,尼克遜終於踏上了中國的土地。中共為接待尼克遜也是百般示好,不僅令漁民冒著零下20攝氏度的嚴寒和被鯊魚襲擊的危險,經歷上百次深海捕撈新鮮鮑魚,哪怕三人被凍死。

除此之外,鮑昆的文章則提到:北京為了歡迎尼克遜,還進口了大量的日本豐田轎車作為的士,而這之前,北京並沒有的士,只有可出租的帶篷的三輪電單車,每公里行駛費是四毛錢。豐田車的出現,一下子讓北京有了些現代化的感覺,而這不過是中共欺騙尼克遜的方式之一。

鮑昆會議道,尼克遜到達北京之後,天氣一直不太好,連續下了幾場大雪。北京市政府就臨時製造了許多掃雪車、鏟雪車,都是利用解放牌貨車改造的,在車上加上了可以滾動的雪刷和可升降的刮鏟。這些車被噴上鴨蛋青色,每天在主要街道上活動,很像一回事。

根據鳳凰衛視2012年2月的節目披露,因為當時雪大,北京通往長城的道路也都是老路,下雪路滑,非常危險。就在尼克遜擔心自己登長城的心願即將破滅的時候,一夜之間北京不惜連夜出動100多輛灑水車,80萬人上街掃雪。

看到這樣一番景象,尼克遜對自己的手下說:「我在美國也不能一夜之間召集這麼多人。」顯然,這樣的「號召力」只有在極權國家才能出現。

有意思的是,尼克遜離開中國後,中共改造的掃雪車、鏟雪車驟然全部消失了,原來是又恢復了貨車原有的面貌。或許在中共當局看來,靠人力掃雪才更能彰顯中共強大的組織能力、號召力,才可以更好馴化中國人。中共所謂的「好客」,包括現在對外的大撒幣,都是建立在欺壓中國人的基礎之上的啊。#

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並不一定反映《大紀元時報》立場。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