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型國有企業「物產中大」購買的價值約2000萬美元的俄羅斯精銅失蹤,再次引發人們對金屬市場欺詐交易的擔憂。

據彭博社報道,物產中大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從俄羅斯一家名為「地區冶金」(Regional Metallurgical Co.)的冶煉廠購買了2,000噸精鍊銅。這批貨物於今年年初離開俄羅斯聖彼得堡,為避免紅海衝突,繞道好望角,原計劃於5月底抵達中國寧波港。但這批貨物尚未抵達。

據消息人士透露,根據處理這批貨物的船運公司的紀錄,這批金屬被列為更便宜的花崗岩,很可能最終運到了土耳其。

物產中大的工作人員已經前往俄羅斯調查情況,但他們無法確定這家俄羅斯冶煉廠的具體位置。

物產中大公司尚未回應彭博社的置評請求。

俄烏戰爭後 中俄貿易激增 風險加劇

俄羅斯是世界上最大的產銅國之一,而中國則是最大的銅消費國。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隨著西方民主國家對俄羅斯的制裁,中國大陸與俄羅斯的貿易額激增。為達成貿易,許多俄羅斯公司向中國買家提供折扣價格和其它便利付款條件。

但風險在於,在國際金屬價格高企之際,這些有利條件可能會誘使中國貿易商在與俄羅斯供應商的穩固關係尚未確立之前,倉促達成交易。

倫敦金屬交易所銅的最新現貨交易價格為每噸9821美元,按此價格計算,這批貨物的價值接近2000萬美元。物產中大集團擬將這批貨物轉售給中國大陸的一家貿易公司。

據知情人士透露,受到該事件影響的中國企業已經開始對所簽訂的相關合同進行內部審查。

去年,中國平均每月進口30餘萬噸精鍊銅,用於建築、輸電和清潔能源等多個行業。

儘管這宗俄羅斯精銅失蹤案不太可能在全球範圍內產生重大影響,但這是對國際金屬貿易的最新打擊。這個行業曾多次陷入大宗商品的交易騙局,包括偽造倉單和所購買的貴重金屬被調包等。

去年,瑞士貿易巨頭特拉菲古拉集團(Trafigura Group)指控多家公司交易詐騙,在部份本應裝載鎳的貨櫃裏裝滿低價碳鋼或其它無價值的金屬。該公司可能因此損失近6億美元。#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