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議會大選為何右翼獲勝?歐洲選舉失利,馬克龍為何解散法國議會?歐盟在世界的實際地位;未來歐盟政策走向何方?

今年全世界影響重大的選舉,包括印度大選、美國總統大選以及歐洲議會選舉,剛剛結束的歐洲議會選舉結果顯示,右傾政黨取得了很大勝利,而立場左傾的政黨失去了不少議席。歐洲議會和歐盟各國的本國議會的區別是甚麼?這次歐洲議會選舉結果對歐盟未來的政策會有甚麼樣的影響?歐盟對中共和對俄羅斯的政策會有甚麼樣的改變?

歐議會大選右翼崛起 法總統解散本國議會

獨立電視製片人李軍在新唐人《菁英論壇》節目中表示,歐洲議會選舉五年一次,其中27個歐盟成員國總共有3.6億有投票資格的選民,這次要選出720位歐洲議會的議員。從選舉結果來看,歐洲是在整體向右轉。歐洲議會主席馮德萊恩所在的中間偏右的歐洲人民黨獲得了189席,比上一次增加了13席,穩坐第一大黨。獲得第二的政黨是中左翼的社會民主黨,總共是135席,比上年少了4席。另外兩個右翼政黨「保守及改革」和「認同與民主」共獲得130席。

從歐盟國家內部情況來看,法國總統馬克龍領導的復興歐洲黨慘敗,只獲得15%選票,而瑪琳勒龐領導的極右翼國民陣線大幅超出,獲得了31.5%的選票。結果出爐後,馬克龍宣布立即解散國民議會,要求舉行新選舉。在德國,總理朔爾茨的中左翼社會民主黨敗給了極度反移民的德國選擇黨。從歐盟其它國家看,選民對右翼勢力的支持也不小,荷蘭、比利時、奧地利、意大利都是右翼或極右翼政黨獲勝。

李軍說,歐洲議會大選以後,在烏克蘭戰爭包括對中共的態度上,爭議可能會越來越多。因為歐洲議會中的右翼政黨儘管都反對移民潮,但是在對烏克蘭戰爭的看法上存在嚴重分歧。

旅居歐洲的中國法律學者杜文在《菁英論壇》表示,歐洲議會選舉雖然不是法國國民議會選舉,但是右翼政黨在此次選舉過程中取得了一個壓倒性勝利,獲得了31.5%的選票,而法國總統馬克龍所在的陣營只獲得了約15%的選票,不僅沒面子,而且還直接證明了民意的改變。也就是說,在邏輯上講,現在法國國民議會可能已經不能夠完整地代表法國的民意了。那麼作為對民眾期待的回應,馬克龍總統宣布解散現有的國民議會,進行重新大選,這是一種負責任的體現。

歐洲極右翼被誤解 反共反俄其實更強硬

杜文在《菁英論壇》表示,路透社分析說,歐洲極右翼崛起對中國和俄羅斯都有好處,我不太認可這種分析。首先就是中共、俄羅斯目前在政治政策取向上以及具體作為方面,與歐洲右翼政黨之間的合作缺乏起碼的道德基礎。歐洲的右翼很務實,但並不是說右翼只講利益而不講道義,道義價值觀的維護對右翼來說同樣重要。一些主流媒體認為歐洲極右翼崛起,對中國和俄羅斯有好處,這種分析無非是說極右翼勢力更務實,更看重現實利益,更容易被中國和俄羅斯的利益所誘惑,以及在選舉時一些親中俄的觀點。

杜文說,就這個問題,前段時間我正好同意大利的歐洲議會的議員助理認真聊過這個問題。據助理給我介紹,這位議員與意大利總理梅洛尼同屬於意大利兄弟黨的成員,兩人是好朋友和閨蜜,私交很好。

意大利兄弟黨是意大利的一個極右翼民粹主義的保守主義政黨,助理告訴我,說極右翼政黨親俄親中實際是對極右翼的一個高度誤解,是左翼政治人士和中間派政治人士對極右翼的抹黑,或者說是別有用心的政治解讀,是在故意製造政治恐慌,製造一種情緒,一種反右翼的情緒。這位極右翼議員曾經率先就王怡牧師失聯問題,直接致信中國駐歐盟大使傅聰,措辭相當強硬。這可比很多中間派議員強多了,完全不像傳說中的那樣,事實證明,他們在很多時候是更加地反共和反俄。

杜文說,梅洛尼總理現在執政了很長時間了,不論是在雙邊還是在多邊場合,包括氣候這個問題上,我們沒有看到意大利有甚麼明顯的親中親俄的動作和措施。特別是在大是大非問題上,我們從未見她妥協過,相反有的時候她還更強硬。所以,我的觀察是,不論歐洲向哪個方向走,反共和反俄這些基本的政治方向都不會改變。

杜文表示,俄烏戰爭對於整個歐洲來講是一個重要的議題。從我們接觸到的這些政府官員們來說,他們是非常非常關注俄烏戰爭的,像比利時這麼小的國家,F16戰鬥機一共沒幾架,就送給了烏克蘭,甚至北約副秘書長到比利時的議會過來作證,說你們準備好,戰爭就要開始了,要準備好下場去打仗。在執政黨層面,在政治圈裏面來說,人們對於俄烏戰爭也是高度重視的,這點是毫無疑問,甚至有些國家已經在枕戈待旦,已經在厲兵秣馬,準備下場去打仗。這個戰爭確實是有外溢的這種可能性,風險越來越高。

而在民眾層面,我們看到就是說兩極分化,一部份民眾乾脆不在意,絕大部份民眾是不在意的,還有一部份民眾是高度在意的。我們周圍的人就有的去支持烏克蘭的,有一位教友的父親就去支援烏克蘭了,最後在烏克蘭戰場戰死了。就這個情況來看的話,政治層面更重視俄烏戰爭,而民間層面略緩一步,但整體而言,氛圍非常緊張,這點是毫無疑問的。

歐盟右轉平衡激進左派 未來對全球影響更大

杜文在《菁英論壇》表示,未來的歐洲走向應該是向右轉的,而且歐洲議會的職責正在加強。我們近距離觀察了也能夠清晰地感受到,其實歐洲議會的作用正在逐步地加大。現在歐盟各成員國特別在面對中國(中共)的時候,它們更願意依靠歐盟,以一個經濟共同體的方式來面對中國,而不是單獨面對,因為單獨之後它們發現沒有任何優勢,它們無法單個去和這樣的強大對手進行交手,進行博弈,這是做不到的。那唯有依靠歐盟這個共同體,而共同體現在普遍來說,大家是一個方向,就是對中國的強硬。這樣一來,就導致歐中關係會非常艱難。上次歐洲議會否決了歐中投資協定,這是一個非常重大的事件,可以說影響了中國的整個對外交往的外交進程。本次歐洲議會選舉之後,我估計會延續和加強對華的強硬政策。我覺得美歐聯盟可能會進一步加強,一個新的世界格局,還會是以美歐作為主導的一個國際秩序。

《大紀元時報》總編輯郭君在《菁英論壇》表示,歐洲議會如果和歐盟各國本國議會相比,目前應該是本國的議會更重要,因為歐洲議會目前它沒有真正的立法權。也許以後在某個時候,歐洲議會有了真正的立法權,那個時候會變得比現在更重要。二十多年前,我記得有一本書叫做歐洲合眾國,就是和美國進行比較,美國是美利堅合眾國。所以作者認為,歐洲將成為歐羅巴合眾國。那個時候歐洲剛剛開始用歐元取代各國的貨幣,其它的歐盟統一政策也剛剛開始推出,所以很多人認為歐洲才是下一個超級強國,當時這方面的輿論特別多。但是歐盟的問題也非常明顯,起碼在現階段,歐盟27個國家很難形成一個統一的政策,各國的民族不同,宗教不同,經濟發展狀況也不同,文化也不太一樣,所以想要得到一個統一的意見,比美國更加艱難,尤其是現在做轉變的時候,這也是為甚麼英國退出歐盟的一個原因。所以歐盟很難成為推動世界變化的一個主要力量,因為變化需要整體策略的一個轉變,但歐盟作為一個維持現有國際秩序的力量還是很重要的。

郭君說,歐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國家集團,雖然很難主導世界的變化,但確實是維持這個世界穩定的一個重要因素。歐盟接近四億人,無論教育程度、經濟發展、文化水平和科技水平都是世界上最高的。最重要的是,歐洲是現代國家制度的概念,也就是現代文明誕生的一個地方,另外就是歐洲它有基本一致的價值觀,使得歐洲成為一個重要的力量。但是最近十多年歐洲的激進主義力量開始形成,包括氣候變遷,包括各種全球化的很多議題其實都是從歐洲開始的,歐洲的變化也會帶動全球的這種觀念、想法和趨勢的變化。歐洲議會這次選舉,極右黨團的勝利,我認為對歐洲這種激進派(極左)是一種平衡,是對歐洲目前激進派主義的一種平衡和糾正,這對世界其它國家都會有很大的影響。

新唐人、大紀元推出的新檔電視節目《菁英論壇》,是立足於華人世界的高端電視論壇,該節目將彙集全球各界精英,聚焦熱點議題,剖析天下大勢,為觀眾提供有關社會時事和歷史真相的深度觀察。

本期《菁英論壇》全部內容,敬請線上收看。

《菁英論壇》製作組#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