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今年3月推出。當局表示,截至5月底,投資推廣署收到超過3,000宗查詢,接獲超過250宗申請,並批出超過100宗淨資產審查,入境處已就超過40宗申請作出「原則上批准」。逾七成半申請人士,來自西非國家畿內亞比紹及南太平洋島國瓦努阿圖。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指,計劃初期較少人認識屬正常。

許正宇今日(12日)於立法會答覆議員書面質詢時指,「新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在今年3月1日推出,截至5月底,投資推廣署收到超過3000宗查詢,主要來自潛在申請人及服務提供者,接獲超過250宗申請,並已批出超過100宗申請的淨資產審查。

入境處已就超過40宗申請作出「原則上批准」,讓申請人以訪客身份在港逗留不多於180天,以便在該期間來港作出所承諾的投資。許正宇續指,投資推廣署正計劃在大陸和海外,透過實體活動及網絡研討會,推廣新計劃及香港作為家族辦公室中心樞紐的競爭力和獨特優勢。

當局提供資料顯示,251宗申請中,大部份為35歲至49歲,65歲或以上也有9人。逾七成半申請人士,來自西非國家畿內亞比紹及南太平洋島國瓦努阿圖,分別有100及92宗,加拿大佔10宗,新加坡、澳洲及韓國分別有5宗。局方稱,若接獲的申請全數獲批,預計可為香港帶來超過75億港元的資金。

提出質詢的議員簡慧敏追問,指舊計劃時能做到平均一年接獲近4,000宗的申請,但新計劃現時只是3,000宗查詢,投資推廣署截至5月底正式批出及符合投資規定的只有1宗,入境處正式批准的申請目前是0,詢問當局如何加大計劃吸引力及簡化程序。

許正宇回覆時指,舊計劃進行11年共有44,000宗申請,但並非一開始便有每年4,000宗,需要有過程或時間,讓潛在投資者或服務提供者對計劃有興趣和認知。他又指已推出一系列措施,包括與業界組成聯盟,今次將會透過聯盟傳遞訊息給業界。

議員尚海龍則指,新加坡2022年優惠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吸納2,800多位投資者,而本港現時新計劃的申請數字並不理想,質疑政府是否錯過推出時機。許正宇則重申計劃今年3月才開始,相信市場需時慢慢消化。

「新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下,合資格申請人須投資最少3,000萬港元,包括投資最少2,700萬港元於獲許金融資產、非住宅房地產(以1,000萬港元為上限),以及投入300萬港元於新的「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投資組合」。

申請人須經四步審批程序,包括投資推廣署淨資產審查、入境處會批准其逗留以便期間在港作出承諾投資,再交由投資推廣署做投資規定審查,最後才向入境處申請留港居留簽證。淨資產審查方面,如申請人提供的資料及證明文件齊備,投資推廣署一般約需三個星期完成審批;至於入境的「原則上批准」,在收妥全部所需文件後,入境處一般約需三星期完成審批。@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