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屆台北電影節日前公布「國際新導演競賽」評審團主席由大陸導演王小帥擔任,不過近日傳出已故金馬獎新銳導演胡波的離世與他有關的流言,引來不適任的爭議。對此,台北電影節也作出回應。

第26屆台北電影節日前公布「國際新導演競賽」評審團主席由柏林銀熊獎得主王小帥擔任,將與其他5位在海內外擁有豐富經歷的國際影人,共同選出「最佳影片」及「評審團特別獎」得主。不過消息一出,也引發業界一些批評。

原因與當年憑著《大象席地而坐》拿下第55屆金馬獎最佳劇情片的導演胡波有關,當時已故的他無法親自領獎,但被傳出在該片製作期間是被逼死的,後來矛頭指向中國名導王小帥,網上還流出有關王小帥的訊息截圖,因此有一說指胡波的死,與王小帥有關。

因而王小帥被質疑是否適任本屆「國際新導演競賽」評審團主席,對此台北電影節也發聲明稿回應:

「台北電影節國際新導演競賽係台灣唯一針對國際劇情長片新導演舉辦的競賽,在邀請國際評審上,向來側重電影專業與國際性。王小帥導演曾獲柏林影展銀熊獎肯定,今年新作又入選柏林影展,專業與國際性均符合評審資格。唯北影吸收各方意見反思後,決定取消對王小帥導演的評審邀請,之後將另覓評審團主席,以維持影展正常運作。對造成社會大眾疑慮與王小帥導演的困擾,特此致歉。」#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