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機會推出《媒體處理精神健康新聞指引》,闡釋傳媒如何影響大眾就精神健康議題的看法和態度,及傳媒工作者應履行的社會責任,並建議他們遵從五大原則,包括力求準確、減少傷害、保護私隱、慎用語言及影像、幫助及支持,確保有關精神健康議題的報道準確、真實、客觀和全面。
該《指引》由精神健康諮詢委員會個別委員,及香港報業評議會的代表參與編寫,旨在供傳媒工作者參考,鼓勵他們在報道有關精神健康議題或事件時,秉持公正持平的原則,客觀準確報道事件,並慎用語言和影像,避免污名化和負面標籤有精神健康需要和復元人士。
平機會主席林美秀表示,社會如何對待有精神健康需要和復元人士,會直接影響患者對自身情況的態度,包括是否願意尋求協助、積極治療;還是選擇隱瞞病歷、自我孤立,亦影響復元人士是否可融入社區。平機會認為,媒體在塑造公眾的認知和態度上,擔當非常重要的角色,希望借助傳媒的社會影響力,加深大眾對精神健康議題的認識,建立正確觀念,從而減少對有精神健康需要和復元人士的標籤,促進社會的理解和共融。
精神健康諮詢委員會委員梁珮琪表示,傳媒報道去年發生的鑽石山斬人案時,帶有負面標籤效應,令人以為精神病患者有暴力傾向,令不少復原人士誠惶誠恐。
浸大新聞系主任:望公眾亦能參考《指引》
身兼精神健康諮詢委員會委員的平機會行政總監朱崇文表示,最近有復康機構公布研究結果,發現市民對嚴重精神病的認知不足,只有不足9%的受訪者指,清楚倘若自己或親友不幸患上嚴重精神病時該如何求助及處理。事實上,不少人錯誤理解精神病患,誤以為是不治之症,又或將精神病患與暴力傾向扣上關係。
他稱希望傳媒工作者在報道精神健康議題或事件時,能參考《指引》,避免猜測、假設,或籠統地概括精神病患人士的狀況以及事件成因,以免令人容易將精神健康問題與暴力掛勾,錯誤理解精神健康問題。
另外,傳媒應使用準確和持平客觀的語言,避免使用負面的言詞,來描述有精神健康需要和復元人士,以及避免使用象徵暴力,或令人易有不安聯想或展現沮喪絕望情境的圖像或影像。傳媒亦應盡量涵蓋正面資訊,平衡相關報道,例如鼓勵受精神狀況影響的人士尋求協助,並提供相關機構的支援及聯絡途徑等資訊。
浸會大學新聞系系主任李文表示,希望公眾都能參考《指引》,分享資訊時保持媒體素養。@
------------------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