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六四」35周年,悼念內容其實歲歲相若,但近幾年來,香港似乎每年都有點不一樣。
2023年,李家超仍不忌諱「六四」兩字,會直接對記者說:「六四事件呢,特區政府多次強調,任何公眾活動或個人行為,都要符合香港法律。」到今年,李家超已絕口不提「六四」,只敢轉彎抹角說「個別日子」,跟鄧炳強的「敏感日子」、「特別日子」互相輝映。
日前,鄒幸彤等八人更因發布回憶「六四」的文章而被捕。那些文章很溫和,沒有口號,沒有呼籲大眾上街,但罪名居然是「煽動」。
昨晚「六四」前夕,行為藝術家「三木」陳式森一言不發,站在銅鑼灣駱克道上,做出喝酒及祭酒手勢,並用手比劃「八九六四」字樣。不出數分鐘,廿多個警員便把「三木」包圍,並將他帶上警車問話。
今日維園,已變了甚麼同鄉會的散貨場,當然不會再有悼念活動,也不會再燃點燭光。但是據說,身在香港的你仍可以自己的方式獨自悼念。
這幾年香港變了很多,在「六四」這天尤其明顯。當年北京死難者的血,似乎已化成今天香港人的淚,於是「六四」對我來說便有了雙重意義——既悼「六四」,亦傷故城。
近年每逢此日,我總寫一首七律紀事抒懷,算是我自己的紀念方式。今年也不例外,寫了以下一詩(注1):
甲辰六四感賦
故園燭火散西東。賸有丹心萬里同。
避井入坑愁畫地。轉喉觸諱敢書空。
瞻烏此日林宗淚。射虎何年李廣弓。
啣石未堙東海盡。斑斑記取血痕紅。
注
1
此詩有一些典故,都算不上甚麼僻典;百年前,相信任何一個真正讀書人到眼即辨。但在今日中国,中華古典文化教育大不如前,當然得略加註解。一如既往,我會在Patreon跟不熟悉舊文學的讀者解釋,這兒只講一句。
詩中第四句,也是本文題目的「轉喉觸諱敢書空」,「轉喉觸諱」指一說話或寫文就觸犯禁忌,四字出自韓愈名篇〈送窮文〉,而「書空」則用了晉人殷浩的典故——殷浩因被黜而失落激憤,終日用手指在空氣中寫「咄咄怪事」四字,這裏當然是借指「三木」先生的行為藝術。
至於那個「敢」字,固然可按字面解,指三木敢於書空比劃「六四」,但也不妨將全句讀成問句「轉喉觸諱敢書空?」表示香港言禁太多,處處紅線,就算默不作聲,只以手指書空,你敢嗎?
本文獲作者授權轉載自「馮睎乾十三維度」Patreon
(編者按:本文僅代表專欄作者個人意見,不反映本報立場。)@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