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日(5月26日),法國財政部部長勒梅爾(Bruno Le Maire)表示,整個世界經濟都面臨著中國廉價出口產品過剩的風險。與此同時,七國集團財長會議也對中共產能過剩提出一系列批評。

周日,勒梅爾接受彭博電視台採訪時表示:「中國正在生產越來越便宜的工業設備,導致我們的(全球)經濟模式存在問題,因為這不僅對歐盟、美國,而且對全球經濟構成威脅。」

「我們需要解決這個問題。」他說。

G7國家正在聯合起來,對中國產能過剩發起更嚴厲、更一致的對抗,他們稱中共政策威脅到各國國內製造商。

上周六(25日),G7財長在意大利北部斯特雷薩結束為期兩天的會談,隨後發布一份聯合公報稱,「我們對中國(中共)全面使用非市場政策和做法表示擔憂,這些政策和做法損害了我們的工人、產業和經濟彈性。」

公報進一步表示,(G7)官員們將「考慮採取措施,確保公平競爭環境,符合世界貿易組織的原則」。

這標誌著G7在公報中對貿易問題所使用的較為中性的措詞有所升級。

G7財長峰會之前,美國總統拜登本月宣布大幅提高一系列中國進口產品關稅,包括電動汽車、電池、電腦晶片和醫療產品等。拜登也維持了特朗普政府時期實施的關稅,同時提高其它中國商品的關稅,包括將電動汽車關稅提高四倍至100%以上,並將半導體關稅提高一倍至50%。

上周六,意大利商業和製造部部長烏爾索(Adolfo Urso)表示,歐盟應仿傚美國,通過對中國產品徵收關稅來保護自身產業。「如果我們不希望歐洲工業被消滅,對中國產品徵收更高關稅是不可避免的。」他說。

烏爾索特別談到汽車行業,他說,美國關稅的大幅提高,可能會導致中國將出口轉向歐洲,從而損害歐盟行業。

中國出口歐洲電動車3年激增851%

中國電動車目前的主要出口目的地是歐盟國家,歐盟的關稅只有5%~10%,過去三年,中國對歐洲電動車出口量激增851%。

歐盟針對電動車補貼調查即將結束,可能會採取對中國汽車出口的防禦措施。不過,歐盟的潛在關稅預計將低於美國。

按照歐盟規定,調查在13個月內完成,這意味著歐盟最快可在7月份之前徵收臨時關稅,並在11月份之前徵收最終關稅。

勒梅爾在G7財長會議上還表示,成員國需要加強資訊交流,對中共產業政策進行共同評估。他還堅稱歐盟擁有重建公平競爭環境的所有必要工具。◇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