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訂購的票品退票退款申請通過」,「退票手續費1,320元(人民幣,下同)」,化名為王林的歌迷在收到該訊息時,離演唱會只有一周時間了。而就在兩天前,購票平台「票星球」通知他「配票成功」。

據王林講述,4月24日,他在「票星球」購入台灣歌手徐佳瑩北京站的演唱會3張門票,每張票價880元。5月14日,因為配票後沒顯示座位,王林詢問線上客戶服務原因,當時得到的答覆是「會有專員跟進」。再接到訊息就是無法出票、被強制退票的消息。王林表示:「也就是說我花了1000多元參與了一次搶票而已?」

對此,「票星球」客戶服務人員回應,因王林在其它平台重複購同一場次的票,根據「一證一票」的原則無法出票遂對其強制退票,並按主辦方規定「收取50%的手續費」。

王林無奈表示:「我要怎麼證明自己沒有重複購票呢?」

據《每日經濟新聞》報道,「票星球」表示,接主辦方通知,該用戶存在一證多單的情況無法出票,並三次聯繫用戶未果,為減少其損失,於5月16日作出「強制退票」處理。不過,王林對此堅稱,自己沒有重複購票。

報道指,此類「購票羅生門」現象並非孤立事件。常住香港的消費者小李,4月初在「票星球」上購買了兩張5月4日張學友廈門演唱會門票,同時預訂了香港到廈門的車票、酒店等。

也是演出前一周,小李看到了票務訊息,但是沒有具體座位。5月1日詢問後被告知因「一證多票」強制退票,票夾裏的訊息也變成了「已退票」。小李也堅稱沒有重複購票,「票星球」核查後表示是人證訊息不符,無法出票。後經與客戶服務人員溝通,確認人證統一,但仍不予解決。小李不僅沒有看成演唱會,還無故被迫繳納2,280元的退票手續費。

票星球方面回應《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稱:「因接主辦反饋用戶身份訊息不符無法錄入,連續7次致電客戶均未果,故按主辦公布的退票規則和手續費率進行退票。」

值得關注的是,不只是「票星球」,「大麥」、「貓眼」等平台的類似案例也屢見不鮮。有歌迷從「黑貓投訴」上搜索「演唱會強制退票」,發現投訴多達3,000多條,小紅書等社交平台也有不少用戶分享自己被票務平台臨時無故退票的經歷,消費者叫苦不迭。

很多歌迷早早訂好演唱會門票,卻在演出前幾天突然收到退票消息,還得扣除票面價值50%的手續費。購票平台給出的最多理由是:「因系統檢測到您在同一場演出中有多平台購票記錄,違反『一證一票』原則。」也就是說,演唱會看不成還要倒賠錢,許多消費者陷入無法自證的怪圈:「我要怎麼向平台證明我沒有重複購票?」

針對上述案例,北京京師律師事務所王榮梅律師團隊表示,如果消費者確實沒有重複購票,而票務平台卻以此為由強制退票,這是對消費者公平交易權的侵犯,更是一種根本的違約行為。違約方應當賠償其給被違約方造成的損失。該團隊還表示,如果真的存在多平台購票情況,平台應該提供證據或證明。

據知情人士透露,演唱會分為總票代和票務代理,各票務平台會在停止售票後統一匯總訊息至總票代,統一出票。如果遇到重覆購票,通常會選擇保留其中一個平台的票務,其它平台則強制退票。

至於強制退票是否收取手續費、收多少,主要是依主辦方的意見,具體細節會在售前頁面詳情說明。也有演唱會主辦方透露,最終收取的手續費也會歸主辦方。網民感嘆,「一證一票」已然成為演唱會主辦方割韭菜的噱頭。#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