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自治區開魯縣出現有鎮村官員阻止種植戶下田耕種,而且種地要交錢。官員還說:「上邊讓我斂錢我就斂錢。」事件曝光後,當局處理了相關官員。專家認為,此事背後對應著中共沒有法治,以及地方政府陷入財政困難,故此基層亂象頻現。
內蒙農民種地遭阻 官員坐地斂財且囂張
4月22日,據官媒《中國三農發布》報道,內蒙古自治區開魯縣一些農民正在春耕,可有鎮、村官員卻阻止他們下田耕種。而且種地要先交錢。
地方官員給出的解釋是,該農戶將承包的荒地改成「水澆地」,就要加收「水澆地錢」。
據悉,當地農民近期收到的催款通知單,內容是每畝地每年新增繳費人民幣200元。若沒在期限內繳交,原來的承包合約將終止,土地將由村委會收回另行發包。
該縣一名種植戶表示,按照這個繳費標準,他每年要交上百萬元。他說,目前他們都將資金花在種子、化肥等耕種材料,「一下子要交一百萬,我們真的交不起」。
當地農戶還說,兩年前他們就已繳清承包費,這次的收費毫無來由。根據農民提供的承包合約書,該土地承包期限為30年,從2004年3月20日開始。承包費批次繳納,已在2022年全部結清。
該報道中的影片顯示,開魯縣建華鎮雙勝村村委會一副主任攔住種植戶稱:「110來又能咋地,上邊讓我斂錢我就斂錢。」
一名村幹部對著農戶叫囂:「我明天不找200人來(收拾你),我就跟你姓!」
鎮上的官員阻止民眾耕地時強力扣車。公安則對農耕機司機實行口頭強制傳喚,並用暴力將其推進警車,場面一片混亂。鎮黨委副書記、政法委員紀雲浩稱:「別找我,我不懂法!」
在上述亂象曝光後,開魯縣官媒22日稱,開魯縣當天就「農民種地要先交錢」一事進行通報,宣稱會進行調查。
然而,當地村官和鎮政府互相推卸責任。村書記回應稱,這個政策是鎮政府發布的,農民必須繳費,否則就解除合同。但該鎮鎮長否認此事,聲稱這是「村裏的事」,「鎮上管不了」。
4月23日,開魯縣建華鎮雙勝村村支書楊華回應,農民種地先交錢,「錢是縣裏讓收的」。他還表示,村幹部因為「沒甚麼文化」,「肯定說話有存在漏洞的地方」。
23日,開魯縣再通報稱,雙勝村新增耕地有償使用,是開魯縣「新增耕地高效利用試點工作採取的處置方式之一」,即由村集體對新增耕地收取有償使用費。該鎮黨委副書記隨後被免職、黨內警告;該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副主任分別被黨內嚴重警告。但網民質疑他們只是替罪羊。
評論:中共無法治 地方陷財困 折射政權危機
大陸律師楊生4月24日對大紀元表示,有關這個事件的影片最近在國內傳得很熱,可能因觸及的層次比較低,當局並沒有覺得太敏感,沒有封殺。
他認為實際上這些地都是老百姓簽有幾十年的承包合同,官方不想遵守合同。「當地基層政府想提高費用,想藉機斂財,這明顯是違法,也不合理。」
楊生認為,地方官員這樣做,可能是財政吃緊,想盡一切辦法擠壓老百姓,彌補財政支出的不足。「這符合共產黨官員的流氓面目,(他們)一貫是對老百姓很囂張。中共沒有法治,這些官員沒有上面的保護、上面的命令,他也不敢那麼囂張。」
旅美經濟學者黃大衛24日對大紀元表示,由於地方財政困難,當地就新增一個所謂的水資源佔用費,估計這個新增的費用還沒有中央的文件,是地方政府自行進行的,叫非稅收入。
「我們看到今年(中國)的非稅收入已經佔到財政的差不多20%左右,新增的非稅收入創下歷史新高。這些應該就屬於非稅收入的一種,也反映了地方政府為了彌補財政收入的缺口,進行一些額外自行增加費用。」
黃大衛說,歸根到底是地方政府財政困難,而困難的第一個原因是過去地方政府在財政收入比較寬鬆的時候就大手大腳。當收入減少的時候,資本體負擔過重的情況就凸顯出來,所以地方政府都在各自想辦法增加收入。
台灣勵志協會行政總裁、大學兼任助理教授賴榮偉對大紀元表示,其實一直以來,「三農」問題都是中共在搞城鄉建設的第一大難題,幾乎每一年的第一號文件都在講「三農」問題,說明所謂「三農」問題,就是「農民真苦、農村真窮、農業真危險」。
他認為習近平完全沒有辦法解決「三農」問題,現在中國整體經濟正在走下坡路,鄉村的債務變得非常嚴重,上面也沒有錢可以撥給基層的政權,農村的幹部要做的事情卻越來越多。
「地方村官囂張,第一個就是沒錢了,第二個他們要做的事情太多了,然後他們還必須要往上爬,必須要抓出一點績效,所以就會出現很粗魯地對待農民。這也凸顯農民是被剝削被犧牲的對象。」
賴榮偉說,未來中國農民不滿的聲音會越來越高漲,最後就是推翻中共的政權。#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