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偉大的4.25是歷史的見證,是道德的豐碑,歷史將世世代代永遠記住,這座由宇宙大法『真、善、忍』鑄就的豐碑。」 多倫多法輪功學員崔之經說。

舉世聞名的4·25和平大上訪事件已經過去25周年,作為當年的親歷者,崔之經表示:「將會永遠記住這個偉大的日子。」

崔之經是原北京某大學教師,曾身患多種疾病,她自稱:「都不知道哪個地方沒毛病,站著不行,累得慌;坐著也噁心頭暈;躺著睡覺都擔心哪口氣上不來。成天藥不離口,一陣風就能吹倒的人。」

生活中還有很多不順心的事,崔之經長嘆:「真是苦哇。」那時,她的身體、精神都到了崩潰的邊緣。

「自修煉大法後,像換了一個人,無病一身輕,也不再怨天尤人、向天長嘆,不再向人訴說老天的不公。人清亮了,知道怎麼樣做人了,又重新開始了新的生命。」她說。

崔之經對大法充滿了感恩:「我修煉這短短的幾年就已經受益匪淺,我深深知道法輪大法帶給人和整個人類社會的是甚麼,他是拯救人類的無價之寶。」

崔之經要向所有的人,包括政府官員說句心裏話:「法輪大法是正法,是於國於民有百利而無一害,我自身就是最好的見證。」

4·25前一天早上,崔之經到煉功點,聽同修說,天津《青少年科技博覽》雜誌登了一篇科痞何祚庥的造謠文章,一些法輪功學員到天津教育學院及相關機構反應情況,結果被警察毆打並拘捕40多位學員,當地學員要求放人,天津政府官員說:只有北京才能解決這個問題。

崔之經永遠忘不了1999年4月25日那一天,她要以親身實踐者的身份去國務院反映情況。

「我們只是為了爭取一個和平安靜的煉功環境、能夠不受限制的出版法輪大法書籍和釋放無辜被捕的天津法輪功學員。完全出於信任,我們走向國務院信訪辦,向他們訴說我們的心聲,這完全是合理合法的。」她說,「我們沒有口號,沒有標語,也沒有大聲喧譁,更沒有影響交通和當地居民的生活。」

4月25日當天,崔之經一早就和家人出發去國務院信訪辦了,路上還遇到幾位一起煉功的法輪功學員,大概7:00左右她就到中南海後門。她是比較早到的學員,一看在國務院門口開始、沿著往西邊的牆已經站了很多學員,大家讓出了行人路,都靜靜地在那兒看書。她沿著西牆在第一個拐角處——靈境胡同口不遠處停下來。這裏是隊尾,她默默加入到人群中來。

崔之經發現,陸陸續續來的人越來越多,隊伍一直延伸下去。有學生、幹部、有帶著孩子的、有八九十歲的老人。大家都靜靜地自覺站在後面,有的在默默地學法、有的在打坐、煉功、也有三三兩兩小聲交流的,整個氣氛非常祥和。執勤的警察也只是靜靜地站在旁邊或在聊天。

大概到中午時分,崔之經站起來,想走一圈看看,她順著隊伍走。隊伍彎彎曲曲看不到尾,大街小巷、小胡同一直延伸下去,再到北海大橋上……「哇!太壯觀了,根本找不到尾。」

崔之經很震撼:如此多的人,每個人都自覺地遵守秩序,都貼者牆或欄杆,所有大門或人走動的地方都讓出來,絲毫不影響交通,不影響居民的生活行動,沒有喧譁,地面沒有垃圾,很乾淨。

現在回想起那壯觀的場面,崔之經依然很震撼,很感慨。「何止1萬人,3萬人、10萬人都不止。還不算被截在火車站、長途車站、機場等不讓進來的人。」

下午,崔之經突然聽到有學員說,天空出現了法輪。大家都抬頭仰望天空,警察也跟著往天上看,許多學員看到了,大家都很激動。

大約下午3、4點鐘的時候,崔之經感到氣氛有點緊張,聽說江澤民(當時的中共黨魁)坐在黑色轎車裏到外面看了一圈,警察也增多了,但過了一段時間又沒事了。

崔之經記得,那時的總理朱鎔基讓法輪功學員派代表進去,大概進去過兩撥人吧,大約晚上8、9點鐘的時候,當時研究會的負責人李昌出來和大家說,學員提的三個條件總理都答應了,問題解決了,讓大家都回去吧。

瞬間大家就散開了,地上乾乾淨淨,一片紙屑也沒有,一點都不喧鬧擁擠。崔之經當時也感到很奇怪,這麼多人怎麼一下子就沒了?巴士上一點都不擠,很鬆快地就到家了。

「合理、合法、文明的萬人4·25和平上訪震驚了世界,也觸動了中共敏感而脆弱的神經,非法篡權的中共哪裏能容忍如此多人善良、文明的義舉展現在全世界面前,讓它臉面丟光?」崔之經說。

當時江澤民暴跳如雷,並以一人之力,在政治局其他成員全體反對的情況下,成立了專門鎮壓法輪功的「610」辦公室。1999年7月20日發動了對法輪功的全面迫害,執行「名譽上搞臭,經濟上搞垮,肉體上消滅」的滅絕政策,開始了對法輪功長達25年的殘酷殺戮。從此法輪功學員走上了對世人講清真相、揭露邪惡、救度眾生的漫漫艱辛之路。

崔之經呼籲:可貴的中國人,中共體制內的人趕快覺醒,了解真相,為自己「留條後路」,選擇美好的未來。#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