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凸凸的山,除了輪廓線以外,不添加任何線條也就是沒畫皴法。

就算下大雪,也會因為山上有面向各異的樹木、有岩塊凹凸、懸崖峭壁等等,再大的雪也蓋不嚴實,不可能全然像包子一樣,因怕露饀而被緊緊地包得天衣無縫啊!

這幅畫怎麼和常見的中國山水畫迥然不同呢?

南梁 張僧繇《雪山紅樹圖》。(台北故宮博物院提供)
南梁 張僧繇《雪山紅樹圖》。(台北故宮博物院提供)

畫家簡介

張僧繇,蘇州人,南北朝時任梁朝大臣,少年時在雲頂山學畫,因為畫技高超而成為著名畫家,也是當時「畫家四祖」(張僧繇、顧愷之、陸探微、吳道子合稱四祖)之一,「畫龍點睛」的典故就來自於他。

六朝以後,發展出勾勒之後敷以重彩分出立體明暗的凹凸畫法。張僧繇喜愛凹凸畫那種有別於其它繪種,獨樹一格的立體、真實感。

《雪山紅樹圖》的特色

這幅《雪山紅樹圖》,首先,雪山佔畫面大約2/3,由大小不同型態的圓弧組成連緜的山體,而這些山都以流暢細膩,淡淡的輪廓線描繪而成,表達出大雪之大之厚的意。

至於色澤呢,畫家遍施甘霖似地以濃重的石青、石綠、硃砂、朱膘等等,打底般層層敷上,最後再以厚厚的白粉覆蓋,因此我們見到的山色呈現偏白的膚色,而看似一座座雪漠般的厚重山體上卻偶見苔點,岩層也隱約可見。

南梁 張僧繇《雪山紅樹圖》局部。(台北故宮博物院提供)
南梁 張僧繇《雪山紅樹圖》局部。(台北故宮博物院提供)

我們似乎可以看見,大雪紛飛之際,不屈的樹魂們擺動頂上枝椏,「我生故我在」地堅持到底,不為風雪所動,而畫家則以類苔點為之。

除了面積龐大的山體,這幅畫最精彩的就是紅樹這部份,「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它們佔地雖少且偏於一角,但卻甚麼都具備了——人、廟宇、館舍、牲口、小橋、樹木、河流等等,構成了冰天雪地裏一片溫馨的小天地。

南梁 張僧繇《雪山紅樹圖》局部。(台北故宮博物院提供)
南梁 張僧繇《雪山紅樹圖》局部。(台北故宮博物院提供)

群山被大雪掩蓋,山齋一人憑欄而坐,似乎帶著期盼眺望遠方;溪橋美麗堅實,欄杆似是金屬雕成,橋上有紅衣人騎驢而來,後面跟著負重的僕人。

觸目皆白的雪霽山色與紅樹綠葉,加上紅衣人的紅,毛驢的黑,互為參差輝映,予人鮮麗明快之感。也給這片冷拙寧靜的世界摻入了活潑動人的生命力。

***

晚明時期流傳許多張僧繇的沒骨山水畫。有學者指出,此幅《雪山紅樹圖》疑是晚明時期的仿作,是對張僧繇畫風的揣摩與想像。不論這幅畫是否為張僧繇的真跡,張僧繇及其畫風對後世的影響,自是不言而喻。#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