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頭無證小販不是今天才發生的問題,每一代新移民到達時,都有很多人從事攤販工作。當時在下東城遍地可見猶太人攤販,意大利人、愛爾蘭人移民到美國時,同樣以做攤販為起步,可是現在你看不到。」中華總商會董事于金山說,紐約是美國第一大城,每個移民團體都是從街頭開始的,至少部份是從街頭開始的。

從路邊小販做到千萬富豪

紐約的第一批街頭小販據說是18世紀從紐約港捕獲生蠔的推車小販。在1840年代,大量的愛爾蘭和德國移民湧入下東城的廉價公寓,他們利用手推車在行人路上販賣生鮮與熟食。隨後,在1880年至1925年間,250萬德系猶太人移民到紐約,為了維持生計,他們在街頭爭奪空間,用手推車在街頭販賣醃黃瓜和燻三文魚。下東城這個小社區甚至被視為美國猶太人的首都。

1905年,人們在紐約市下東城地蘭西街(Delancey St)的露天市場購物。 街道兩旁都停滿了手推車。(Hulton Archive/Getty Images)
1905年,人們在紐約市下東城地蘭西街(Delancey St)的露天市場購物。 街道兩旁都停滿了手推車。(Hulton Archive/Getty Images)

你恐怕想不到,紐約一些知名店舖最初起源於推車。《紐約時報》2010年的一篇文章提到,在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從街頭賣貨到開店的故事非常普遍。Nicholas D’Agostino是一位來自意大利的移民,他一開始推車賣東西,後來成立了D’Agostino超市。科恩時尚眼鏡(Cohen’s Fashion Optical)的創始人科恩,最初也在下東城街頭用推車賣眼鏡。

「我們華人社區很多有錢的富豪,到美國也都是從攤販起家的,例子不勝枚舉。」于金山表示,唐人街老一輩的富翁中,有許多人經歷過小商販生涯。

中華公所中文秘書梅英達也提到,他有一位朋友在唐人街賣腸粉、魚蛋等熟食40多年,做街頭小販非常成功,竟然能夠在紐約購買11棟房產。在街頭生意最繁忙的時候,他「一天賺700至800美元」,另一位朋友「賣茶葉蛋一天也能賺400美元」。梅英達還提到另一位街頭小販朋友,除了買樓,還擁有酒店。

雖然梅英達自嘲「入錯行,(開多年餐館)交200萬租金不如當小販,保險、租金都免交,容易發達。」但他也表示擺攤是一項辛苦的工作,每天摸黑起床,出攤前有不少準備工作,尤其「過不了心理這一關,不習慣這種生活方式」。

新移民的立足據點、唐人街的變遷

雖然唐人街並非新移民融入美國社會的唯一途徑,但對於低技能、語言文化障礙的移民,它在幫助新移民在美國社會中找到立足之地方面,發揮了關鍵作用。由於不斷湧入的新移民,八大道的華人社區繁華蓬勃,充滿生機。相較之下,曼哈頓唐人街已逐漸失去活力,演變成一個觀光之地。

于金山表示:「唐人街現在的功能是紐約市的一個觀光勝地,但沒有遊客的話就消失了,還好全世界都知道紐約的中國城,雖然沒甚麼特色,可是大家都會來一趟,成為一種歷史的存在。」

在這個背景下,大華埠民權聯盟執行總監王鏑表示,他甚至歡迎小販到曼哈頓唐人街,為社區帶來更多人流,「因為唐人街的存在依賴於小商業的存在,才吸引了不同背景的顧客和遊客。如果沒有小商業,唐人街就無法維持。」

移民政策、管理與規範、增發許可證

然而,街頭攤販與傳統商店存在結構上的競爭,解決這種衝突需要仔細考慮。于金山說,有合法許可的攤販有權謀生,這符合美國憲法,這種存在應該被允許。但攤販的存在不應損害商戶和行人的權益,這需要進行規範。解決衝突要靠管理與規範,其要點包括攤販需要有許可證、不得干擾商店生意、不得妨礙行人路通行。

大量走線客的湧入使問題更為複雜。于金山說,現在主要的癥結在於聯邦政府,讓一大批難民在邊境剪開鐵絲網進來。他說,美國應按照現行的移民法規定接收移民,而不是無節制地容納,這樣才能避免過度的難民進入導致市場競爭激烈,大量新移民被迫走上街頭當攤販。

但是,對於已經進入美國的難民,管理無證攤販是緩解問題的實際途徑。于金山認為,「禁攤區」並不能成功解決無證攤販問題,「因為小攤販會一直回來。中國城的堅尼路是禁攤區,那小販仍然滿大街(趕之不盡)。因為現在警察已經有夠多的事情要處理,每天要寫一些報告,還要去驅趕攤販。」

對於八大道街頭違規擺攤的無照小販,于金山認為,驅趕可能解決了一時的問題,但從長遠來看,攤販、商店、行人三者權利的平衡才是解決問題的關鍵。例如為小販設置特定的區域或時間,要求他們申請許可或繳納稅費,並進行衛生和安全檢查。畢竟,街頭小販不偷不搶,日晒雨淋、自食其力,這種奮鬥精神頗值得稱道。

然而,紐約攤販的「許可證」發放數量一直受到嚴格限制,許多攤販排隊等上數年也難以辦理。于金山建議,對於違規的無證攤販,可透過合理的市場管理和增發許可證的方式來解決問題。

他提出,可以利用公立學校操場在周末時開放給攤販,或者利用大公司停車場或空置地,讓攤販在周末、假期時擺攤,以解決他們無法取得牌照的問題。這種方式可以在有管理的前提下,為攤販提供一個合法且有序的營業場所。此外,交通改道也不失為一種可行的方式,相對於趕盡殺絕的做法,有望取得更好的效果。

攤販有攤販的權利,店舖有店舖的權利,行人有行人的權利,如何平衡這三種權利, 是解決攤販問題的一個關鍵。圖為八大道一些路段人擠人的場面。(蔡溶/大紀元)
攤販有攤販的權利,店舖有店舖的權利,行人有行人的權利,如何平衡這三種權利, 是解決攤販問題的一個關鍵。圖為八大道一些路段人擠人的場面。(蔡溶/大紀元)

亞洲管理模式的借鏡

于金山進一步說,亞洲一些政府也以疏導策略管理小販。香港最初以集中攤販為主,後來逐漸演變成小店舖的形式。台灣的很多市場也有類似的模式,「早上賣菜,中午轉為賣衣服日用品,晚上則變成夜市大排檔,一直開到晚上兩點鐘。形成一個多功能的繁華場所,早中晚都有人做生意,從白天一直熱鬧到深夜。」

他說,當初容納猶太街頭小販的紐約Essex街市也營運了大半個世紀,隨著時間的推移,許多小販都轉成店舖,證明這是可行的一條路。街市旁邊的公園有一塊空地,每個周末舉辦跳蚤市場,吸引了很多人,與Essex街市互相增益,是一個容納攤販的好方式。#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