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成立的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將被降格為課程(programme),並與原同屬社會科學院的「全球研究」及「數據科學及政策研究」,併入新成立的「政務與政策科學學院」(簡稱「政政學院」)
中大校董會周四(1日)通過中大政治與行政學系重組方案。中大社會科學院院長趙志裕向師生發電郵,稱校董會通過重組方案時,充份考慮學生意見,新學院將遵循大學政策及指引,決定新治理架構下的學生參與度,並會就可能影響到學生的學術議題另作諮詢。
至於學院名稱應否包含「政治」一詞,在諮詢期間引起爭論。趙志裕表示,校董會最終採納「政務」一詞,是因翻譯上較貼切,符合學院的學術定位,支持用「政務」的人數較多;贊成用「政治」的教授亦未堅持。校董會的「補充文件」中,提到除一群以政政系學生為主的本科生,各持份者就新學院的英文名「School of Governance and Policy Science」取得共識。校董會指有學生受到一名學系職員誤導,誤以為「Government」(政府)的概念較「Governance」(政務)闊。
新學院的3個課程的學額,與去年相若,若某學科收生不足,會優先分配給新學院的其他學科,再將剩餘學額調撥至社科院其他課程。
中大政政合併關注組成員關靖豐接受香港01訪問時批評,校方未充份了解學生意見,基本是「零接觸」。而唯一「接觸」是關注組曾去信專責小組及教務會,要求公開提交教務會並獲通過的新學院計劃,然而社科院院務室卻透過電郵向關注組索取成員名單、是否註冊社團等資料。他批評校董會會議的時間、地點及與會者等資訊均為保密,形容在「黑箱」中進行。
師生批諮詢不足
趙志裕去年12月接受商台訪問時,稱將來會否縮減與「政治」相關科目,是由學院自主決定。
中大政政系學生早前成立「政政合併關注組」,並引述政政系主任盧永鴻曾在一次師生諮詢會上,稱「政治呢個名太嚇人」,導致政政系收生不足。
關注組去年12月向專責小組同教務會發出電郵,要求公開提交予教務會並獲通過的新學院計劃;但趙志裕回覆要向關注組索取成員名單、是否註冊社團等資料,並表示若關注組行為引起訴訟,所提供資料或會用於訟方追責。關注組當時批評趙的要求於理不合,重申計劃影響三系師生,專責小組有責任向全體師生公開所有資料、諮詢解說。
另外關注組同月發表師生民意研究結果,指收回的92份問卷中,95.7%受訪師生認為諮詢不足或非常不足;79.3%受訪者認為自己不了解或非常不了解合併計劃;94.6%受訪者認為合併計劃倉卒或非常倉卒。調查顯示,僅6.5%受訪者贊成合併。
但是趙志裕反指,關注組的調查有預設立場及偏差,並稱曾討論過延遲政政系重組,但認為方案已經商討超過一年,而且已諮詢師生及校友。@
------------------
⏪️ 回顧2024專題報道👇🏻
https://hk.epochtimes.com/tag/回顧2024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