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紀末之後,油價上揚備受世人關注,「石油」也成為主角。提到石油,我的腦中不禁浮出這位生於1839年,卒於1937年,享年近百歲,曾經居全球首富的一代石油鉅子洛克斐勒(John D.Rockfeller)。
首先浮上腦際的是1985年赴美國芝加哥大學當訪問學人時,看到的那棟雄偉的洛克斐勒教堂,以及聽說小兒當時寄讀的那間各色人種小孩聚在一班的小學,是洛克斐勒資助的。其次,也記得洛克斐勒是石油鉅子,這種印象來自三本書,一是1991年出版的《石油世紀》(The Prize)這本該年全美最暢銷磚頭鉅著;二是1998年出版的《福布斯二百年英雄人物榜》(Forbes-Greatest Business Stories of All Time);三是2000年面世的洛克斐勒傳(Rockfeller)。我曾為前一本寫過簡短評介,後兩本則撰寫導讀,在前兩本書中,洛克斐勒都只是眾多人物之一,沒甚麼特出的,也自然不會讓人記憶深刻。
在只讀前兩本書的當時,由於只知洛克斐勒是石油大亨,於是腦中所浮出的場景是一部荷里活經典名片,片名叫作「巨人」,片中那位由英年早逝的巨星詹姆斯.狄恩所飾演的石油暴發戶,就是我腦中洛克斐勒的投射。亦即財大氣粗、腦滿腸肥、酗酒、奢侈浪費等等令人厭惡特質上身的人物。
還洛克斐勒真面目
到2000年初,在讀完朗‧契諾寫作的《洛克斐勒》這本被稱為忠實記錄洛克斐勒一生行誼的鉅著之後,發覺自己的印象有多麼地錯誤,而且正如作者在前言裏所說的,當出版社請他撰寫這本完整的洛克斐勒傳時,顯現得相當猶豫,因為該題目早被作家們大炒特炒的炒光了,況且洛克斐勒是個極端重視私隱權者,能有多少精彩內容再炒實在堪疑。作者曾自問:洛克斐勒是不是一個空洞的人,一心只追逐名利,有如行屍走肉,或者是個極有深度和熱力的人,只不過是有異乎常人的自制力罷了。若是前者,朗‧契諾就婉拒不寫,若後者則希望一探究竟。而該書的面世,就明示洛克斐勒是個極有深度和熱力者。
無疑地,洛克斐勒最為世人熟知的是他所擁有的龐大財富,被褒被貶都源於這些財富。被貶的部份屬於財富的取得,被褒的部份則是「散財」,也就是財富支出。
我們知道,洛克斐勒的財富之泉在「標準石油」,也就是由於他經營標準石油所採用的方式才受到無情、長期的攻訐和謾罵。那麼,他到底是用甚麼方式經營的呢?「托拉斯」是也,其淺顯通俗的同義詞就是「獨佔」。在當今標準的經濟學教科書中,都告訴我們獨佔就是無效率、有害社會福利的表徵,在簡單清楚的理論圖示下,價高量少的「剝削」現象立即浮現,於是政府需要介入,要嘛強制分割、要嘛收歸國營、要嘛干預定價等等。其目的美名是「彌補市場失靈」,讓市場競爭力量發揮促進社會福祉的效果。
不過,洛克斐勒終其一生,都堅持他所創造的「托拉斯」是一個好東西,最能讓資源作最有效率運用,他最常掛在嘴邊的是「合作」勝於競爭,由於合作、而且是推心置腹的「忠誠合作」,可以達到穩定、免於波動之苦,他之所以命其公司為「標準石油」,即源於此理念,而他認為在他的監管及核心忠誠份子的「合作」下,「標準」就可以得到。由其財富之創造,以及油價之低廉的事實,我們或許不可輕忽他的看法。
獨佔、托拉斯、信任
不知世人是否認真地想過「托拉斯」的原名”Trust”之內涵,顧名思義「信任」是也。如此,這種經營方式的成功,先決條件就是成員間彼此信任,於是人人具誠信美德乃不可或缺。以此角度切入,洛克斐勒被描述成篤信基督教、律己甚嚴、滴酒不沾、信守承諾、節儉樸實等等與財大氣粗、珠光寶氣、奸滑狡詐市儈味截然相反,應該是可信的。在此至高無上原則下,「交易成本」可以降至極小,由而經營效率可提升、資源可作效率使用,毋寧是極其自然的。
此在1937年之後,由1991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寇斯(R.H.Coase)所領銜的「產權經濟理論」裏,多少可以得到印證,尤其寇斯在1937年發表的〈廠商的本質〉這篇經典大作,已將廠商替代市場,由廠商的經理或監督者指導資源的運用,免掉許多種市價的決定,以節省交易成本作了扼要清楚解析。寇斯可說已將洛克斐勒的身體力行之實證,予以嚴謹地變為理論模式,只不知寇斯之提出這個石破天驚看法,是否得自洛克斐勒的經營靈感呢!
反獨佔法徒勞無功
如果托拉斯果真符合社會,則政府法令的打擊恐徒勞無功,此由《休曼法》等反獨佔法之收效極微,甚至產生耗費成本負作用已可知其一斑。不過,正如信任或誠信這個基本必備條件之重要所顯示的,在一個無誠信的社會裏,自然長成的托拉斯根本不可能出現,若有托拉斯,都是政府經營或政府法令保護的特權,它們的經營效率當然低落,對社會福利自然是負面的。撫今追昔,洛克斐勒的托拉斯是道德沉淪、無誠信的當代社會之海市蜃樓。那麼,十九世紀的美國民眾攻擊標準石油,應該是多此一舉且夾雜著過多的妒嫉、挾怨報復心理了。再看今日政府鼓勵金融機構合併,實在讓人更有恍如隔世的感歎,因為不在根本性的倫理道德著手,卻本末倒置由技術面「復古」,後果如何已不必多言矣!
洛克斐勒將其巨大財富大都用於慈善事業,他抱持著上帝使者之使命感,從事這項事業,發現其難度甚至比經營企業有過之,也到處顯現出人性醜陋面。一方面是各方貪求無厭的需索,一方面是多方冷言冷語的諷刺。無怪乎洛克斐勒會感慨說:「巨富是巨大負擔,是一項沉重責任,不是大福就是大禍」。為了做好慈善事業,為免除受補助者的依賴性更深,他提倡「相對基金」理念,尊重專家意見,實施「普及性」社會福利。他在醫療和教育兩類慈善事業上最有成就,所創設的醫學研究所,研發出多項治癒嚴重傳染病的藥方並普及全球,而此研究所變成的洛克斐勒大學,也成為培育諾貝爾醫學獎得主的溫床。
在教育方面,芝加哥大學這所名校的創辦固然有名,但在基礎教育,尤其是女性和黑人的普及教育上更值得大書特書。由此兩類慈善事業,可看出洛克斐勒具有「永續發展」的遠見,也可窺知其不在求名,此由他一概謝絕用他的名字作為機構名稱,更不出席各項落成典禮等等行為也可見端倪。
成功絕非偶然
洛克斐勒被稱為天使與魔鬼的結合體,我們其實可說他擁有「冷靜的腦、溫暖的心」。不論是商業或慈善事業的經營,都需要冷靜地精打細算,思索出最佳的方式。在朗‧契諾筆下,我們看到的是一個活生生的「人」,不怕困難,一關過一關,抱著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心情接受挑戰。於是乎,在經營石油的同時,鐵路、海路運輸、行銷、金融、股市投資等等相關聯的事業,也都有洛克斐勒的重要一份,這也更鮮明印證出他的確是經營企業的天才。
不過,縱然在事業上名利雙收、財源滾滾,洛克斐勒也有他心酸、痛苦、難言的一面,放蕩不羈的父親固然逼得他刻意隱瞞、甚至說謊,雖然在清教徒家教的薰陶下,還是出現兄弟鬩牆、甚至相殘的不幸,而且子女在嚴格家教下,也多位反彈似地演出叛逆情事,至於與記者媒體、政府,以及有關業者間的恩怨情仇,帶給他的苦惱更不必說了。洛克斐勒的大半人生都活在自己的小天地,彷如受到監視、失去自由的名人。讀其一生,不禁令人感慨:「巨富」真的會讓人快樂嗎?在朗‧契諾平實靈活的筆下,財富巨人的平凡面栩栩如生暴露在讀者面前。
如果名利真是凡人最在意的追求目標,由洛克斐勒身上,我們也會深深感受到成功絕對不是偶然的,除天賦外,加倍努力絕對免不了,但縱使盡了力,卻不一定能成功,而不努力,則鐵定成功不了。不過,由洛克斐勒身上,我們也輕易地察覺,成功必須付出代價,而且兩者呈現正向關係,其謹小慎微的自處、自律甚嚴的操守,恐怕絕大多數的凡人做不到,甚至連其極小的百分比都無法做到。如此,只要自己自問盡了力,還是不能趕上人家、達不到自己的理想,也就不必自怨自艾,而且也不必要嫉妒、羨慕別人了。俗話說:家家有本難念的經。此在曾是全球第一首富洛克斐勒的身上,我們也一覽無遺呢!
「富不過三代」是中西都有的諺語,而洛克斐勒家族迄第三代為止,似乎逃過這宿命,雖然子孫中還是有不肖子女,但有傑出表現者還是居多,尤其象徵繼承意義的小約翰及約翰三世等男孩子更有優異成就。那麼,為何此家族可以較持盈保泰呢?此由洛克斐勒父子從事龐大慈善事業善舉,以及清教徒的家庭教育,讓子女從小就養成財富得之不易、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的實際感受可窺知一二。由子女自小需由做家事才有零用金可得,以及時時克勤克儉、節約行事的戰戰兢兢畫面,我們也應當可以清楚、明白了。#
(作者為中華經濟研究院特約研究員)
------------------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