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即將過去,《大紀元》選取了今年在香港發生的代表性大事,帶您一起回顧香港發生的種種變化。
1. 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動搖 被美列為「海外敵對勢力」
國際信用評級機構穆迪(Moody)在12月初,連環下調中國大陸與香港的信貸評級展望,從「穩定」下調至「負面」。穆迪表示,此反映對香港與中國大陸之間緊密的政治、制度、經濟和金融聯繫的評估,香港繼2020年實施《國家安全法》以及選舉制度發生變化後,「預計香港的政治、制度和經濟決策自主權將繼續逐步受到進一步侵蝕」。
美國智庫大西洋理事會(Atlantic Council) 3月就香港商業環境風險發表評估報告,指出自實施《國安法》以來,香港的法制結構發生根本性變化,原本的政商環境宛如破碎地基。政府統計處12月底發表的《有香港境外母公司的駐港公司按年統計調查報告》,更顯示外資駐港地區總部數目已連續4年下跌,由2019年高峰的1,541間跌至2023年的1,336間。
中國大陸雖然為最多在香港設有地區總部的國家,但是相比2022年少4間(少1.6%)。
如果單與2022年比較,2023年減幅最多的國家,依次為奧地利(23.5%)、加拿大(16.7%)、新加坡(14.3%)、英國(14.2%)、意大利(13.9%)、美國(10.8%)。
如果同2019年比較,減幅最多的國家,依次為瑞典(46.7%)、美國(23%)、澳洲(22.9%)、英國(18.4%)、法國(15.6%)、日本(11.2%)、新加坡(10.6%)。
12月14日,美國眾議院通過《國防授權法案》,中國大陸、香港、澳門同時被列為「海外敵對勢力」,與北韓、俄羅斯、古巴、伊朗和委內瑞拉同級。香港及澳門未有因為「一國兩制」而被區別對待。其中法案新增撥款用以調查香港官員及商人曾否犯下反人類、種族滅絕、戰爭等國際刑事罪行。
時政評論員季達對《大紀元》分析,很快歐洲和其它西方國家會仿傚,香港將因為中共最終與世界為敵,被世界拋棄。
2. 國安為名 打擊異己
《港區國安法》繼續被用作打擊異己及普通市民。警方今年7月及12月先後兩度宣布,每人懸紅100萬元,通緝共13名在海外的港人,分別聲稱指他們危害國安、勾結外國勢力等,遭英美等民主國家譴責違反人權。
另外,警方國安處12月14日公布拘捕4人,稱他們透過網上訂閱眾籌平台,資助前立法會議員許智峯、羅冠聰。被捕,海外港人團體「香港人權資訊中心」批評港府的舉動剝削個人接觸資訊權利,並向大眾散播恐懼。
前香港眾志成員周庭在2021年6月,服完因「灣仔警總案」的10個月刑期後放監,之後因《國安法》案件繼續須定期報到,其護照亦一直被沒收。12月3日,她在社交網站稱已赴加拿大升學,不會返港報到,更提及在今年8月,曾經與多名香港國安警到中國大陸參觀一天後,便獲歸還旅遊證件離港。政府一直無正面確認大陸參觀事件,並批評周庭棄保。
3. 政治審訊未完
多宗政治案件仍然未完結。
2022年10月底開審的《立場新聞》涉串謀發布煽動刊物案,2023今年審結,原定11月15日裁決,但是由於因應英國樞密院的最新案例,裁定煽動定罪須有煽動暴力或動亂的意圖,改為陳詞。國安法指定法官就此案將於2024年3月或之前頒下判決理由。
民主派初選被控「串謀顛覆國家政權」罪的「47人案」2月開審,118日審訊後,最後兩名被告李予信及何桂藍,於12月4日完成案情及法律爭議陳詞。當時國安法指定法官陳慶偉稱,因有另案處理,只能預計約在3至4個月後裁決,但未能保證。
被關押過千日的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其與前《蘋果日報》3間公司被控「串謀勾結外國勢力」,案件12月18日終於開審,預計審80日。早前黎打算就此案聘請英國御用大律師Tim Owen辯護,但是引來港府三次上訴和提請人大釋法。黎智英4月入稟高院,要求宣布人大常委釋法不影響他聘用Tim Owen,但最終被拒,並需支付訟費。
反送中運動歌曲《願榮光歸香港》在6月,遭律政司入稟申請禁制令,禁止傳播,被批評造成寒蟬效應。高等法院終拒絕批出臨時禁制令,律政司不服上訴,案件押後至2024明年2月24日續審。
4. 公民黨、民間電台成歷史
另一方面,《國安法》陰霾下,多個團體步入歷史。
曾經與民主黨並列立法會民主派第一大黨、在2006年成立的公民黨,2023年5月通過清盤決議案。主席梁家傑稱,由於無人接任執委,也無從籌款,解散是意料之中的事。2023年12月23日,清盤人召開公司最終會議,公民黨將按法例於2024明年3月正式解散,臨時執委會24日總辭。
開台18年、爭取開放大氣電波、多次以公民抗命形式挑戰《電訊條例》被控非法廣播的民間電台,6月30日停播。電台稱「面對政治形勢斷崖式轉變,紅線處處」,加上電台的銀行戶口最近「被封鎖」,故「迫於無奈下,要暫停廣播」。
在2013年成立、致力推廣廣東話及正體字的「港語學」8月28日宣布停運。港語學主席陳樂行透露,有國安人員到他家人的住所搜查及問話,稱指「港語學」舉辦的廣東話徵文比賽中,一篇參賽作品涉嫌違反《港區國安法》,要求下架。經諮詢法律意見後,他決定停止「港語學」的運作並啟動解散程序。
國安警7月拘捕應用程式「懲罰Mee」至少5人。國安處宣稱被捕人透過營運公司、社交平台及手機應用程式,從中收取資金支援流亡海外的港人。「懲罰Mee」同月下架。
5. 虛擬資產交易平台涉騙十多億
虛擬貨幣交易平台「JPEX」自本年9月被爆出涉嫌串謀詐騙案,到12月6日共有67人被捕,警方接獲2,629名事主報案,涉款約16.1億元。
「JPEX」涉透過KOL及找換店發出虛假及誤導陳述,聲稱JPEX是持牌及獲認可,部份交易產品有高回報,找來多名香港和台灣藝人宣傳。JPEX曾分別於2021年及2022年在港鐵站刊登廣告。證監會早於2022年7月,將JPEX兩家關聯公司列入「無牌公司及可疑網站名單」,惟無採取進一步行動。
直至2023年9月13日證監會發聲明點名警告JPEX以及「向香港公眾積極推廣JPEX的人士和找換店」涉及至少6項可疑經營手法,再於16日宣布轉介警方跟進。
9月19日起,警方拘捕多名曾宣傳JPEX的知名KOL,例如林作、陳怡等。藝人莊思敏及張智霖曾經主動到警察總部協助調查,沒有被捕。
證監會在事件中被質疑行動太慢、監管不力。後來會方在輿論壓力下,方設立及公布虛擬資產交易平台持牌名單、結業平台名單、被當作獲牌的平台名單,及最受關注的申請者名單。
另一虛擬資產交易平台「HOUNAX」涉嫌投資騙案,警方到12月4日共接獲164名事主報案,涉款約1.59億元。
6. 區議會改制 投票率新低
中共強改區議會選舉制度方案5月出爐,區議會重新恢復委任制之餘,更引入資格審查,並將直選議席由452席大幅削減至88席,佔整體區議員比例僅19%。此外引入「三會」(分區委員會、防火委員會和撲滅罪行委員會)176席。直選參選人更要通過「三會」成員提名,方能入閘,最終所有民主派候選人遭排除。建制派政黨實政圓桌也僅有一人可以參與。
投票前各界預測投票率將創新低,政府以各種方法希望推高投票率,包括舉行「區選繽紛日」,動員各部門拍片和派傳單。政府多次呼籲公務員以身作則投票,加上表示又在選民投票後會派發政府心意謝卡,公務員工會聯合會總幹事梁籌庭曾在一個商台節目坦言,公務員甚至家屬感受到壓力。
「選舉」12月10日舉行,最終總投票率為27.54%。投票率破1980年代區議會成立以來的新低。
7. 世紀暴雨 政府港府反應挨批
一場被官員形容為「500年一遇」的暴雨,9月7日晚上至8日來襲。當晚11時至午夜12時,天文台總部錄得158.1毫米的一小時雨量,是自1884年有紀錄以來最高。當時的黑色暴雨警告發出超過16.5小時,亦打破紀錄。
政府反應慢受到批評,例如在早上7時10分方「提醒」僱主,除必要人員外,不應要求僱員返回工作地點上班。到早上10時48分,政府才表明「在極端情況存在期間的工作安排等同八號熱帶氣旋警告生效的情況」。政府未有宣布停工,黑雨下兩名工人上班途中和工作期間被大水沖走致死。工業傷亡權益會狠批政府在宣布停工方面態度閃縮,認為如政府及早宣布停工,完全可以避免事故,促請政府儘快檢討。
暴雨令黃大仙中心北館地庫全層淹沒。另外大潭紅山半島的山泥傾瀉,揭露至少70間臨海獨立屋涉僭建或霸佔官地,政府正陸續向有關獨立屋發出清拆令,或通知業主拆除違例建築物及停止佔用政府土地。
8. 暴力罪案升 蔡天鳳遇害遭烹屍
政府表示,今年1至10月的暴力罪案有8,373宗,較去年同期上升14.9%。
28歲名媛蔡天鳳2月被殺兼遭碎屍烹煮,警方先後拘捕6人,包括死者前夫、前家翁及前大伯、前家姑一家4口,他們分別被控謀殺等罪,案件分多案分別轉介高院、區院或押後至明年再訊。
延續去年的情況,今年仍然不乏被稱為「國際大刀會」的案件。當中較轟動的,包括5月發生的元朗電鋸謀殺案,54歲女死者被41歲繼子以電鋸殺害,疑兇據傳已潛逃到外國。6月2日,鑽石山荷里活廣場發生的殺人案,兩名分別26及22歲的女子被不相識的男子以刀襲擊死亡,警方稱39歲疑犯有精神病紀錄。
9. 移民潮持續 小一少55班 玫瑰崗中學 根德園幼稚園停辦
《港區國安法》2020年訂立後掀起的移民潮仍然繼續。2023年第三季的勞動人口,僅有383.43萬人,比2019年第二季的399.39萬的近年高峰,少約14萬人。
教育局今年9月開學後,稱本學年公營小學共增加4班小一,但連同教育局批核的本學年班級數目減59班計算,小一班數比上學年減55班。公營中學方面,比5月核准班數時增加7班中一。
另一方面,出生率持續下跌加上移民潮,幼稚園面對收生不足及財困。教育局稱2020/21學年至2022/23學年,共有41間幼稚園停辦。到2023/24學年開始後,幼稚園停辦潮持續,教育局數字指,截至11月中,共有3所幼稚園決定在本學年結束時停辦,其中一所將與他校合併。
本學年宣布停辦的最著名幼稚園,為營運近60年的九龍塘「根德園幼稚園」,其下學年起不接受K1入學申請,用3個學年逐年停辦。其創辦人兼校監黄慧嫻交代學校停辦的多個原因,包括今個學年K1入讀人數大幅減少;香港出生率跌至歷史新低;及學校目標客群的年輕家庭移民成風。
另外,有64年歷史的私校玫瑰崗學校,其辦學團體道明會9月宣布將在下學年與道爾頓學校合併,其中屬資助學校的玫瑰崗中學將在3年後停辦。玫瑰崗學校校監何幼孫表示,停辦原因之一包括學校在高峰期有2,000多名學生,但現減少至約400名學生,不足高峰期的兩成。學方12月底再發通告,全體學生明年轉讀余振強紀念第二中學,較原定方案提早兩年停辦。
10. 器官捐贈取消潮
政府積極同大陸探討設立恆常器官移植協作機制時,網上有人呼籲市民取消器官捐贈登記。2022年12月取消登記器官捐贈數字飆升的月份,正值醫務衛生局局長盧寵茂向黨媒新華社表示,希望將香港的醫院納入大陸的「中國人體器官分配與共享計算機系統(COTRS)」之際。有評論認為,此源於香港人對大陸政府的不信任與懷疑。
5月,政府主動發稿指責呼籲他人取消器官捐贈登記,完全違背器官捐贈的大愛精神,並稱指醫務衞生局對此表示遺憾,引起主流傳媒報道,特首李家超更要求警方調查,進一步激起取消登記潮。該月終有5,816宗有效的取消登記,超過去年12月至今年4月的總和。
11.公立醫院跌手術燈、石屎剝落
公立醫院接連發生意外。2月聯合醫院有手術燈墮下,一名麻醉助理被撞傷肩膊。醫管局12月表明,認為涉事承辦商提供的服務不符合約要求,要求承辦商須向醫管局公開道歉、須賠償醫管局因事故導致的損失及相關開支,及繼續不接受有關承辦商投標公院所有天花懸吊醫療儀器的採購項目,為期一年。承辦商之後在多份報章刊登道歉聲明。
另外有多間醫院有石屎剝落。醫管局成立「檢視醫療儀器及設施保養維修事宜委員會」,檢視公立醫院醫療儀器及設施保養維修、應對及通報機制,終提出23項改善建議。
另一方面,2022年油塘東源街地盤工人遭巨型工字鐵壓死,政府今年10月宣布拒絕涉事的「精進建築工程有限公司」續期申請,從一般承建商名冊中除名,由今年11月16日起生效,當日之後不可再進行任何建築工程。
12.逝去的人
今年離開世界的香港名人,包括:
-美食家唯靈(87歲)
-健力士世界紀錄工作最久的唱片騎師郭利民(Reinaldo Maria CORDEIRO,人稱Uncle Ray)(98歲)
-音樂家顧嘉煇(91歲)
-演員吳耀漢(83歲)
-形象指導及服裝造型設計師張學潤(59歲)
-移民顧問關景鴻(66歲)
-前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楊鐵樑(93歲)
-名廚楊貫一(90歲)
-作曲及編曲家奧金寶(91歲)
-牧師袁天佑(71歲)
-前新界政務署署長、歷史學家許舒(James Hayes)(92歲)
-歌手李玟(48歲)
-傳媒人、電影編劇林超榮(61歲)
-藝人周海媚(57歲)
-「糧油大王」李廣林(86歲)@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