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香港的《施政報告》提及,醫管局會重啟2017年被暫停的「醫院認證計劃」。醫務衛生局局長盧寵茂11月29日表明計劃是採納大陸訂立的標準,而不再如同以往採用國際標準。

醫務衛生局局長盧寵茂11月29日表明計劃是採納大陸訂立的標準,而不再如同以往採用國際標準。(劉駿軒/大紀元)
醫務衛生局局長盧寵茂11月29日表明計劃是採納大陸訂立的標準,而不再如同以往採用國際標準。(劉駿軒/大紀元)

盧所指的標準是《國際醫院評審認證標準(中國)》(2021版),他稱採用大陸醫院認證標準可推動粵港澳大灣區醫院評審及醫療「質量安全達至同質化」,及「與大陸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接軌」,還可以「助大陸的醫院認證標準走向國際。」

連同其他方面的發展,香港的醫療系統以至當中港人的病歷資料,漸漸與大陸互通、同化,遠離國際化。

醫管局終止20間醫院獲國際認證

回顧醫管局曾經在2017年,暫停當時已推行近10年的「醫院認證計劃」。

盧寵茂今年11月29日稱,醫管局於2009年開始與國際認證機構——澳洲醫療服務標準委員會(Australian Council on Healthcare Standards,ACHS)合作推行「醫院認證計劃」。

截至2017年,醫管局轄下共有20間醫院成功獲取認證資格。

盧寵茂指,在參與認證期間,各醫院就自我評估及獨立評審員的建議,在不同範疇和服務作出持續的質素改善,例如完善管理及成效檢討制度、標準化服務及工作流程、減省重覆工作等。

2017年,醫管局檢討「醫院認證計劃」的結果,認為以同樣方式繼續推行該計劃的「邊際效益已逐漸減少,並不符合整體成本效益。」因此,醫管局於2019年正式終止與澳洲醫療服務標準委員會的合作計劃。

停止與澳洲合作 改為與大陸合作

到2020年12月,於深圳市衛生健康委員會的「指導下」,香港醫管局成立「深圳市衛健醫院評審評價研究中心」,訂立融合國際與中國大陸標準的《國際醫院評審認證標準(中國)》(2021版)。

醫管局為配合《施政報告》,將於2023至24年度,在東區尤德夫人那打素醫院及威爾斯親王醫院採納《國際醫院評審認證標準(中國)》(2021版),重啟「醫院認證計劃」。

圖為參加《國際醫院評審認證標準(中國)》(2021版)評審認證的東區尤德夫人那打素醫院。(余鋼/大紀元)
圖為參加《國際醫院評審認證標準(中國)》(2021版)評審認證的東區尤德夫人那打素醫院。(余鋼/大紀元)

國際認證退出 大陸另起爐灶

現時全球除了澳洲的ACHS,亦有美國的國際聯合委員會(Joint Commission International,JCI)等醫院評鑑標準。

中國大陸的醫院,本來亦尋求國際的認證標準。到2019年,大陸就有100間醫院通過美國JCI認證,其中公立醫院佔49間,亦包括2015年通過了ACHS認證的港大深圳醫院。

但在2023年,JCI與大陸醫療保健機構合作超過20年後,關閉在中國的業務,當時JCI表明,主要是由於過去幾年「中國複雜的監管環境」導致。

不過早在2022年,深圳市衛健醫院評審研究中心已經編制並發布《國際醫院評審認證標準(中國)》(2021版),並取得國際醫療質量協會外部評審會(ISQua EEA)的認證。

香港四醫院參與

今年3月30日起,北京、香港、廣州、深圳、珠海5個城市的13家醫院,參加《國際醫院評審認證標準(中國)》(2021版)的評審認證,參與的香港醫院包括威爾斯親王醫院、東區尤德夫人那打素醫院、港怡醫院、香港中文大學醫院。

當日的認證啟動會在深圳舉行,盧寵茂亦有出席。

《國際醫院評審認證標準(中國)》(2021版)的評價條目,包括醫院功能與任務、患者安全、醫療服務與醫療質量,醫院管理,共186款,每款評價結果分為6個等級,每4年評審一次。

通過此標準評審的醫院可獲國際認可,方便在患者就診的保險方面亦獲國際商業保險機構認可。

盧寵茂周三(29日)指,香港公私營醫療機構的醫護人員參與由深圳市衛健醫院評審研究中心舉行的評審員培訓,培訓在1月及7月舉行,首批14名香港評審員有8名醫管局員工;7月的培訓中,香港有7名評審學員及18名觀摩員,當中醫管局員工佔3人及10人。

加強與大陸醫療合作 病歷互通

在大陸的標準建立後,特首李家超在2023年10月發表的《施政報告》「跨境醫療協作」一章,提出醫管局會重啟「醫院認證計劃」,「支持國家醫院認證標準國際化」,並支持深圳市衛健醫院評審評價研究中心在香港成立辦事處,「助力國家醫院認證標準走向國際,提升大灣區整體醫療水平」云云。

但是,是次計劃的標準,已經由ACHS認證,改為《國際醫院評審認證標準(中國)》(2021版)。

當時《施政報告》亦提出,會在明年推出「長者醫療券大灣區試點計劃」,擴大「長者醫療券」適用範圍,至大灣區內合適的醫療機構;並於合適的大灣區醫療機構(包括香港大學深圳醫院)為香港市民策略性採購醫療服務,紓緩本港公立醫院服務壓力,縮短市民輪候時間。

盧寵茂之後在11月17日進一步講解「跨境醫療協作」時,更進一步指出,衛生署正進行市場調查,協助選定參與「長者醫療券大灣區試點計劃」的大灣區機構,同時亦會邀請大陸相關部委,推薦一些合適的醫療機構。

港府又會與大灣區其它城市商討跨境救護直通車服務,便利在醫院之間點對點運送住院病人。

2023年5月,港府推出「支援粵港澳大灣區醫院管理局病人先導計劃」,予已預約醫院管理局指定專科門診或普通科門診覆診的香港市民可於香港大學深圳醫院接受資助診症服務。

盧聲稱,港府計劃將現時與香港大學深圳醫院的醫健通健康紀錄跨境使用安排,擴展至其他跨境醫療服務計劃,並研究進一步深化電子病歷跨境傳送機制,務求達致數據可以南北相向互通。

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日前接受黨媒《文匯報》專訪時,表示未來中港兩地有望實現病歷互通,但聲稱一切個人私隱資料若要跨境,須得到當事人授權,「政府不會無端將有關個人資料輸送到其它地方。」

醫管局推行「大灣區醫療人才交流計劃」引入大陸的醫生和護士,首批83名大陸醫護人員年初抵港,醫管局9月指,未來希望交流計劃恆常化。(宋碧龍/大紀元)
醫管局推行「大灣區醫療人才交流計劃」引入大陸的醫生和護士,首批83名大陸醫護人員年初抵港,醫管局9月指,未來希望交流計劃恆常化。(宋碧龍/大紀元)

大陸人手、藥物進入港醫療系統

本港公立醫院近年亦引入大陸藥物,包括靜脈注射用的抗生素、抗真菌藥、控制心跳過快的藥物,有曾任公立醫院護士的人士曾向本報反映,大陸藥的質素較不穩定,例如抗生素有雜質,在稀釋抗生素時,溶解的時間會有出入。

到去年疫情期間,多間公立醫院被發現處方中國大陸藥物,例如撲熱息痛給病人,但其並不是在衛生署「香港註冊藥劑製品」名單中。醫管局當時稱,大陸的「中央援港」藥物已獲豁免註冊。

今年6月,盧寵茂透露香港擬成立自己的藥物審批機構,日後「毋須等待外國許可審批藥物,加快流程。」

到今年的《施政報告》,提出會設立全新「1+」機制,審批治療嚴重或罕見病的藥物。11月1日起,藥物在一審批機構註冊,並符合本地的臨床數據要求及專家認可,即可在香港使用,邁向「第一層審批」方式,只需一個審批機構的註冊審批。

人手方面,醫管局推行「大灣區醫療人才交流計劃」引入大陸的醫生和護士,首批共83名來自大陸的醫護年初抵港,當中70名護士將平均分配給7個醫院聯網工作10個半月,醫生則到九龍中、九龍西及新界西3聯網交流一年。

醫管局9月指,未來希望交流計劃恆常化。◇

------------------

⏪️ 回顧2024專題報道👇🏻
https://hk.epochtimes.com/tag/回顧2024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