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亞正取代中國成為外資投資新寵,2022年吸引的外國直接投資創歷史新高,達2,220億美元,其中美國是領頭羊,以期減少對中國的依賴;而中企緊隨其後,移往東南亞試圖彎道出口;台商也大舉投資東南亞。

投資中國從未如此猶豫過,亦有最新報告顯示,有四成大型基金投資者將2024年的投資重點轉向印度,而不再是中國。

外資轉投資東南亞

據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的數據顯示,在中美貿易摩擦升級的2017年至2022年期間,東南亞11國吸引的外國直接投資增長了40%,超過了外資對中國、拉丁美洲和非洲的投資增幅。

美國是東南亞資本投資項目的全球領頭羊,據英國《金融時報》外國直接投資跨國界追蹤系統的紀錄,美國在2018至2022年間斥資743億美元興建工廠和其它項目。

美國企業在東南亞主要將投資集中在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等國的半導體相關產業。

美國國務院在拜登總統9月訪問越南後發表的一份聲明中說:「越南有望成為確保半導體供應鏈多樣化和彈性的合作夥伴。」

作為回應,Marvell Technology和Synopsys等美國公司都表示迫切希望在越南投資。

Amkor Technology 公司已於10月份在越南北部的北寧省開設了一家半導體工廠。該工廠耗資16億美元,旨在成為這家美國公司在全球最大的生產基地,創造約 10,000個就業機會。

美國公司加快投資東南亞的主要目的是希望減少對中國供應鏈的過份依賴,實現供應鏈多元化以及「友好國家化」。

近日美國白宮宣布近30項增強關鍵供應鏈的新措施,強調與盟友合作,範圍涵蓋醫藥、半導體、能源和關鍵礦產等。白宮並成立「強化供應鏈韌性委員會」,尋求從地緣政治避險。

中企移往東南亞試圖彎道出口

與此同時,中國對東南亞的投資也在增加。在2018至2022年間,中國對東南亞國家的投資高達685億美元,緊隨美國之後。中國企業主要在泰國建造電動車等項目,以及在印尼對礦業進行投資。

今年7月,馬來西亞表示,中國大型汽車製造商浙江吉利控股集團將在馬來西亞西部的霹靂州投資100億美元,建立汽車生產基地。該公司還考慮在泰國建設一家電動汽車工廠。

中國公司希望在中美以及中歐關係持續緊張與惡化的情況下,能夠通過在東南亞國家的工廠繼續維持對美國及歐洲的出口。

台灣對東南亞投資超越對華

此外,台灣在東南亞投資迎來爆發性增長。據台灣經濟部統計,去年對東南亞投資與2016相比增長幅度達120%,首超對中國投資。貿易則突破1,800億美元,迎來爆發性成長達80%。

台灣經濟部長王美花日前接受《日經亞洲評論》專訪指出:「2022年台灣對東南亞和南亞投資首度真正超過其對中國的投資。我們認為,由於受到中美貿易關係緊張的影響,這種趨勢只會持續下去。」

2018年,美國與中國之間的貿易戰升溫後,台灣主要科技供應商加快多元分散,遠離中國。而許多美國客戶要求其供應商在台灣以及越南、泰國和印度等東南亞國家建立產能。

王美花表示,今年這一趨勢變得更加明顯。她指,2023年首9個月,台灣企業在東南亞和印度的投資達到43億美元,同期對中國的投資僅12.6億美元。

越南吸引了鴻海、緯創、廣達、和碩、仁寶和英業達等大廠投資,已成為電子產業重鎮。經濟部官員分析,因越南人力成本較低、鄰近中國具地理位置優勢,加上與各國簽訂許多優惠協定,有助電子零組件廠商生產基地轉移的速度。

近日,中共對台灣展開所謂貿易壁壘調查,並表示將於明年1月13日台灣總統大選前一天完成。王美花認為,此舉「非常具政治動機」。她警告:「我們預料中國(中共)施加經濟壓力的手段只會增加,不會減少。」

四成投資者轉向印度

與此同時,國際貨幣金融機構官方論壇(OMFIF)12月1日發布的2023年度全球公共投資者調查顯示,在吸引投資上,印度遠遠超過中國。

報告說,各國退休金和主權基金對印度越來越感興趣,有近四成(39%)的大型基金受訪者將印度標記為最具吸引力的新興市場。選擇中國的受訪者不到四分之一(23%),巴西的受歡迎程度跟中國一樣(23%),隨後是墨西哥(15%)。

報告說,印度的吸引力與相對強勁的經濟增長率和人口結構有關,同時它開始對外國投資者更加開放。

相比之下,投資人對投資中國從未如此猶豫過。

「沒有一家受調查的基金對中國經濟前景持樂觀態度,也沒有一家預期投資中國資產獲得的相對報酬率會更高。」報告寫道,「大多數受訪者(73%)強調監管和地緣政治是主要的嚇阻因素。」

一位來自亞太退休基金的受訪者說:「我們對中國的前景持負面看法,但對其它新興市場經濟體的排名沒有什麼強烈的問題。」

「澳洲未來基金」研究總監Craig Thorburn也證實,他們減少了對中國的投資,原因是中共對市場部門的干預增加以及中國經濟增長模式面臨的持續挑戰。

近30%的受訪者預計會增加對歐洲和北美的配置,但對拉丁美洲、中東和北非或撒哈拉以南非洲等新興市場地區的需求很少。

8月以來逾240億美元外資撤離A股

《華爾街日報》12月1日報道,自8月以來,已有超過240億美元外資撤離中國A股。這是滬港通自2014年建立以來發生的規模最大、持續時間最長的資金外流。

報道說,地緣政治等重大風險令外國投資者避開中國。此類風險已成為投資者購買中國股票、債券和非上市公司股權時首先考慮的因素,並讓許多人對投資中國望而卻步。

資金外流發生與疲弱的中國經濟期間對應。MSCI中國指數今年以來已累計下跌10%,可能會連續第三年出現年度下跌。

一些華爾街大銀行的市場策略師說,在中國經濟增長前景和中美兩國關係出現顯著改善之前,大多數已拋售中國股票的對沖基金和主動型基金經理都不太可能重返中國股市。

摩根士丹利的策略師已警告投資者,在2024年美國和台灣的大選年,可能出現「持續的地緣政治複雜性」。

高盛在11月12日的一份報告中稱,投資者可能會再拋售1,700億美元的中國股票,這種情況下美國退休基金因政策和地緣政治原因完全清算其持有的中國股票,主動型共同基金和對沖基金對中國股票的配置降至其最低水平。

施永青:香港有趨勢成「國際金融中心遺址」

而本港股市繼續下沉,恰逢網絡中調侃香港將變身「國際金融中心遺址」的討論升溫,中原集團主席施永青撰文直言,這種說法有可能變成現實。

12月1日,本港股市繼續走弱,當日港股三大指數齊齊收跌。其中,恒生指數下挫212.58點,跌幅1.25%,收市報16830點,再度失守17000點關口,創自去年11月10日以來新低;國企指數下跌了95.81點,收市報5761.73點,跌幅1.64%;恒生科技指數跌68.72點,收市報3830.92點,跌幅1.76%。

今年以來,香港股市持續低迷,交易量不斷萎縮。香港的股市大盤不但跑輸全球大市,近日更被台灣加權指數超越,成為了今年以來亞太股市上表現最差的市場。

MSCI亞洲各系列指數顯示:今年以來台灣的指數表現最好,上升25.3%;日本指數排名第二,上升19.4%;韓國、印度及印尼則分別上升15.2%、14.1%、6.6%。唯香港指數今年以來下跌19.7%,在整個亞太股市中表現最差。近日,網絡社交平台上關於香港恐成為「國際金融中心遺址」的討論正在升溫。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特首李家超11月30日在出席一次公開活動時,還特意針對外界質疑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的言論進行了反駁,聲稱香港擁有所謂「普通法優勢」云云。不料第二日,恒生指數就再度失守17,000點關口。

中原集團主席施永青12月1日在《am730》上發表專欄文章,直言網民關於香港將成為「國際金融中心遺址」的說法,不應該只是將其視為一種詛咒,因為「現實的發展的確存在這樣趨向的可能性」。

施永青在文中表示,當前的香港股市,每日的交易量都無法維持在1,000億港元以上水平。很多國際投行高層在疫情期間離開香港後就沒有再回來,估計這些投行將來也只會集中為中國富裕階層作資產管理,把資金帶到海外去投資,而不是像過去那樣為中國企業融資。

施永青認為,中美關係的惡化以及華府提出的貿易限制,是導致歐美投資者紛紛從中國大陸及香港撤資,進而導致中港股市低迷的主要原因。他強調,要想讓香港的金融業恢復昔日光彩,必須爭取歐美資金重返香港。◇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