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所謂「光棍節」,不妨談一本關於尋覓愛侶的書,但令我感興趣的地方卻不在約會那部分(決不是害怕跪玻璃才這樣聲明)。

書名「How to Not Die Alone: The Surprising Science That Will Help You Find Love」,中譯本叫《哈佛 ✕ Google行為科學家的脫單指南》,作者Logan Ury是行為科學家,書中所談的求偶道理,都有心理學研究的依據。

作者認為很多人感情不美滿,是因為分不清誰是約會對象、誰是終身伴侶,誤以為「有火花」、「怦然心動」、樣貌吸引等,就代表對方是合適的人,卻忽略了真正能維繫長期關係的要素:這個人是否善良、忠誠、情緒穩定、能共同面對艱難決定?這個人能否引出我更好的一面?

坦白說,以求偶之道來說,本書只算是有點科學根據的老生常談(當然,人生最重要的道理,十居其九都是無需創見的)。我閱後最大的得益,反而在於更了解現代無孔不入的科技,如何不動聲色就改變了大家的人生。

例如近廿年大行其道的網上約會,需要交友App才能成事,而交友App為了收窄配對範圍,會根據用戶設定的擇偶條件,事先篩走大量對象(當中有很多可能才是你要找的人)。你可能問:為什麼它根據你設定的條件篩選,反而排除「真命天子」呢?第一個理由是:你根本搞錯了自己要找什麼人。

第二個理由:交友軟件演算法依靠的篩選條件,都是可量度、易比較的標準,例如年齡、身高、體重、職業、學歷等,但感情生活中真正關鍵的東西,如善良、忠誠、情緒等,則統統無法計算或展示。換言之,若你透過App來求偶,往往就會放大了不相干的東西,而忽略最要緊的事物,令你做錯決定。

書中舉了個有趣例子:對一般女性來說,個子矮一寸的男人,每年究竟要多賺多少錢,吸引力才追得上比他高一寸的男人呢?在現實世界,這個問題非但沒有答案,甚至根本就不會存在,因為高一寸矮一寸的差別並沒那麼顯著(長一寸短一寸就另計),對求偶是否成功也不會有多大影響。

然而在那個依賴「可量化標準」運作的網上世界,身高卻變得不合理地重要(因為它很易量化、展示和比較,重要性被App放大了),令個子稍矮的男人無端吃了大虧!據經濟學家Dan Ariely利用交友App的資料分析,矮一寸的男人需要每年多賺40000美元,吸引力才追上比他高一寸的人。這裏出現的問題,作者稱之為「聚焦錯覺(focusing illusion)」——我們在預計什麼令自己幸福時,總高估某些其實無關痛癢的因素。

經濟學家Daniel Kahneman和David Schkade也做過相關研究。他們問密西根州和俄亥俄州的大學生,覺得(像他們這樣的)中西部學生還是加州學生更快樂;然後他們又向南加州的大學生提出同一條問題。結果兩組人都答加州學生更快樂。有趣的是,研究人員發現加州和中西部學生對生活的整體滿意度,幾乎相同。

為什麼兩者都認定加州學生更快樂呢?原來你拿兩個地方作比較時,很自然就讓學生把注意力集中在氣候差異上——氣候是最容易觀察和比較的因素——於是大家都不期然想像,較溫暖的加州會令人更快樂,卻忽略了其他更關鍵的快樂因素,如成績、社會地位、家庭問題、經濟狀況、職業前景等。這就是「聚焦錯覺」。

「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不光是感情生活,無論哪一方面,只要出現「重點誤」問題,都必然帶來無窮災難:交友App倚賴錯的標準,配給你錯的人;學校強調錯的目標,教給你錯的東西;媒體聚焦錯的話題,引導民情去錯的方向;政府偏重錯的路線,施行錯的政策⋯⋯

「聚焦錯覺」的本質就是:你誤以為越顯眼的東西就越重要。所以,當傳媒或社交網站鋪天蓋地講同一話題的時候,你下意識就會以為那很重要。在這方面,之前被封鎖三年的中国人應該感受最深,但他們是否長了智慧,看真「聚焦錯覺」的操作,我就不知道了。

書中引述Daniel Kahneman的一句話,作為實驗的總結:「在你思想的时候,人生中沒有一件事像你所想的那麼重要(Nothing in life is as important as you think it is while you are thinking about it)。」我覺得實在一針見血戳穿了人性的盲點,而在演算法操控了你看到什麼的世界,這句話尤其值得深思和緊記。

本文獲作者授權轉載自「馮睎乾十三維度」Patreon

(編者按:本文僅代表專欄作者個人意見,不反映本報立場。)@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