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期分享的學生分享助人與理財及成長的密切關係,這期繼續講述理財課程融入分享、感恩的原因和好處。

我們與香港教育大學研發的「4S課程」,分別有教小學和中學的版本。我們想強調將分享助人的品德概念融入4S課程,不單為了提升青少年了解金錢的意義,也希望提升他們的情緒發展。因為研究指出許多良好的個人品質,例如樂觀、希望和感恩,都預示著積極的財務行為和心理發展。

4S課程共12節,每節一小時,有一半教導耐性的培養,兩節教導分享的概念,分享是一種有助於他人幸福並同時有益自己心理健康。換句話說,是利己利人的親社會行為。

舉個例子,在4S課程中,學生參與一項名為「幫助盲人」的活動。學生們結成一對,一個眼睛被布遮住,另一位幫助「盲人」穿過走廊,返回座位。然後學生反思他們的經歷,幫助人得到滿足,被幫助的人懂得感恩。

此外,學生回家後還被要求和父母溝通、商討,寫下他們過去、現在和未來的善行,藉此鞏固他們的分享行為。

感恩促進積極的理財行為

一個研究(2014年)將青年人隨機分為三組。第一組被要求回憶讓他們感到感恩的經歷、第二組回憶感到快樂的經歷,第三組回憶他們喜歡的任何經歷。然後,所有青年人都被要求完成問卷調查,選擇立即獲得金錢獎勵,還是等待幾個月以獲得更大獎勵。

結果表明,與其他兩組相比,「感恩」組的青年人更願意等待以獲得更大的獎勵。換句話說,促進個人的感恩可能能夠促進一個人積極的理財行為。

總而言之,許多西方國家將理財教育引入正規課程,涵蓋儲蓄、消費、保險以及投資等個人理財的主題。同時,最近愈多國家努力將品德價值觀納入理財教育。◇

作者:李錦博士,前投資銀行董事,現為教育學者及「理財啟苗」聯合創辦人。

網站:www.childfinancialeducation.org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