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歲的陳先生經常感到右膝疼痛,尤其在上下樓梯時更是明顯,他猜測是骨質疏鬆造成膝關節疼痛,因此自費接受骨質密度檢查,結果顯示正常。
但是他因為右膝持續疼痛,所以前往醫院做進一步檢查,經醫師診斷為「膝關節退化」,而這才是他膝蓋疼痛的主要原因;後續通過藥物治療和股四頭肌訓練,明顯改善右膝的疼痛感。
骨質疏鬆和關節退化大不同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骨科主治醫師黃銘哲說,隨著老年人口比例不斷上升,骨質疏鬆和關節退化相關的健康問題變得更加普遍,但是民眾經常混淆兩者之間的差異。
因此經常有患者詢問「膝關節疼痛是骨質疏鬆引起的嗎?」、「補充鈣質可以緩解疼痛嗎?」、「骨質疏鬆是否需要補充葡萄糖胺類的藥物?」為了解開民眾的疑問,在此分別整理出骨質疏鬆和關節退化的成因、表現,以及治療方法。
♦ 骨質疏鬆
骨質疏鬆是骨骼密度降低,會造成骨頭變得脆弱,而且容易斷裂,需要通過骨質密度測試才能診斷;常見造成骨質疏鬆的原因包括鈣和維他命D3攝取量不足、賀爾蒙變化、缺乏運動等。
骨質疏鬆好發於中老年人,尤其是女性在更年期後更容易受到影響。骨質疏鬆通常沒有明顯的症狀,因此經常被忽略,只有骨折發生時,才會伴隨著劇痛和運動能力下降,而骨質疏鬆造成的骨折比較常發生在脊椎骨、近端肱骨、遠端橈骨、近端股骨等部位。
♦ 關節退化
關節退化是關節結構和功能退化的情況,通常與年齡有關,但也可能因為關節損傷、長年過度使用,或是使用方式不當而影響,診斷通常依賴於臨床評估、理學檢查,以及影像學檢查如X光。
關節退化通常是漸進性的,也可能影響到多個關節,包括脊椎、膝關節、髖關節、手指關節等,常見的症狀如關節疼痛、僵硬、腫脹,以及運動受限等。
兩者的治療方法各有不同
黃銘哲補充說,區分骨質疏鬆與關節退化的重要性在於確保正確的診斷和治療。治療骨質疏鬆的方法有補充鈣和維他命D3,進行適當的負重運動和晒太陽,或是在某些狀況下需要服用抗骨質疏鬆的藥物。
治療關節退化的方法除了改變生活型態和使用方式之外,還需要進行物理治療,或是其它形式的治療,比如口服消炎止痛藥物或葡萄糖胺類藥物,注射關節內類固醇、玻尿酸或高濃度血小板血漿,甚至是進行關節鏡、人工關節置換等手術治療。
降低罹患風險應該這樣做
黃銘哲強調,人口的老化現象對骨質疏鬆、關節退化等骨骼健康問題造成影響,正確區分這兩種疾病對於治療和預防至關重要,民眾可以通過保持健康的生活和做定期的醫療檢查來降低罹患風險;同時醫療體系也要做好應對老年人口的準備,如此才能面對人口老化帶來的挑戰,以確保老年人擁有健康的骨骼關節和更好的生活品質。◇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