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zhōu xiōng wú huì ,jì shū bù chī 。
周兄無慧,濟叔不痴。

ㄓㄡ ㄒㄩㄥ ㄨˊ ㄏㄨㄟˋ,ㄐㄧˋ ㄕㄨˊ ㄅㄨˋㄔ。
周兄無慧,濟叔不痴。

【註釋】

(1)周兄:孫周之兄。周,春秋時代晉悼公孫周,晉襄公的曾孫。悼公在位十五年,施行仁政,懲亂任賢,九合諸侯,採用了魏絳的和戎政策(參見一東10),使晉國霸業推至了巔峰。
(2)慧:聰明、智慧。
(3)濟叔:王濟之叔王湛,字處沖,西晉太原(今屬山西)人,王渾之弟。被姪子王濟讚賞而逐漸聞名,任尚書郎、汝南內史等。濟,王濟,字武子,西晉大將王渾之子。年少而才華出眾,風姿英爽且勇力過人,文詞俊茂,聞名當世,但忌妒傷人,生性豪侈。為晉武帝女婿,娶常山公主。任中書郎、驍騎將軍、侍中等。
(4)痴:傻。

【語譯】

孫周(晉悼公)的哥哥不太聰明,王濟的叔父王湛並不痴傻。

【人物故事】

晉國大夫欒書、中行偃派人殺了晉厲公,迎立他十四歲的堂姪孫周為國君。大夫們在清原迎接時,孫周說:「我本來不希望回來做國君,然而事已至此,難道不是天意嗎?但人們之所以要有國君,是為了聽他的命令。否則的話,立了國君又不聽國君的指示,又何必要國君?您幾位要用我在今天,不用我也在今天。共同順從國君,才是神所福佑的啊!」欒書等回答:「這是群臣的願望,怎麼敢不唯命是聽?」

即位後,晉悼公(孫周)上朝,驅逐了不守臣道的臣子七人。孫周原本有個哥哥,但沒甚麼智慧,連豆子和麥子都不能辨別,所以不能立為國君。(據春秋左丘明《左傳‧成公十八年》)

王湛年少時就很有識見與器度,平日話很少。有著高尚的品德,但起初不為人知,兄弟宗族都以為他很痴傻,唯獨他的父親王昶了解他的特異之處。父親去世後,王湛住到墓旁,閉門守靜,簡樸淡泊。

王湛之兄大將王渾的兒子王濟很輕視他,有一次王濟去看王湛,見他床頭有《周易》,就問他:「叔父為何會看這本書呢?」王湛說:「身體不佳時,隨意反覆看看罷了!」王濟請他說說,王湛因而剖析玄理,微妙且有奇趣,都是王濟前所未聞的。王濟才氣超群,原本對王湛有些不敬,沒有為人子侄之禮。這時聽到他說的話,不由得肅然起敬,連日連夜留連不忍離去,自認為有所不足,嘆氣說:「家有名士,三十年而不知,是我王濟的罪過啊!」

晉朝王湛像,山陰梅溪王氏宗譜二。(維基百科公有領域)
晉朝王湛像,山陰梅溪王氏宗譜二。(維基百科公有領域)

王濟有匹很難騎乘的馬,讓王湛騎看看,王湛騎著這匹馬,姿容美妙,善於騎馬的人也比不上他。王濟很喜愛自己騎的馬,王湛說:「此馬雖快,不過能力薄弱,不能吃苦。最近見到有匹馬當可勝過,但沒有草料養它。」王濟試著養這匹馬,和自己的馬同等對待。王湛又說:「此馬要給予重任才能知道好壞,平路無法分別優劣。」於是在很小的空間內測試這兩匹馬,王濟的馬果然跌倒,而另一匹馬行走如常。王濟更加讚歎驚異,回家告訴父親說:「我剛得到的這一位叔父,是才能在我之上的人啊!」

晉武帝也以為王湛是個痴呆的人,每次見到王濟,往往調侃他說:「你家的痴叔死了沒呀?」王濟常無法回答。至此,武帝又問他,王濟說:「臣的叔父很特殊,並不痴傻。」因而稱讚他的傑出才華。(據唐《晉書‧列傳‧王湛》)

孫周之兄過於痴傻,使得不想當君主的孫周被迎立為君,或許正如孫周所言,此乃天意,並非眾臣推戴之功。年僅十四歲的孫周尚未即位,就能以理服人,收回政權;即位後能施行仁政,以德服人,使得遠近歸服,恢復了晉國霸業,也算是位仁義之君了。王濟之叔王湛大智若愚,真正高明的人往往深藏不露。這道理類似老子《道德經》所說的「大音希聲,大象無形」。

——轉自正見網

(點閱【龍文鞭影】系列文章。)#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