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士頓馬拉松大賽是自十九世紀便開始舉辦的悠久國際賽事,韓國選手徐潤福更曾在1947年的賽事中勇奪冠軍,電影《松奪之路》(Road to Boston)便將這項體壇佳績搬上大螢幕,除了在體育競技層面展現看點外,韓國當時尚未擁有完整國家主權的處境,也讓故事變得更有可塑性。

故事的時空背景為二戰剛結束時,此時朝鮮半島南部正處於美國軍管下,尚未建立大韓民國,不過韓國人此時已志在為民族爭光,1947年的波士頓馬拉松大賽便成為指標性目標。昔日勇奪柏林奧運金牌的民族英雄孫基禎,成為帶隊的總教練,潛力新秀徐潤福則是眾人寄予厚望的希望之星,而國際處境的艱辛,也將成為奪金之旅的試金石。

《松奪之路》劇照。(車庫娛樂提供)
《松奪之路》劇照。(車庫娛樂提供)

孫基禎的經歷頗具傳奇色彩

孫基禎與徐潤福這對師徒是本片的核心要角,就擔任教練的孫基禎而言,其經歷本身就頗具傳奇色彩。1936年的韓國仍處於日本的殖民統治下,即便他在柏林奧運勇奪金牌,這份榮譽卻歸日本所有;孫基禎在缺憾下更不吝展現民族志氣,刻意在頒獎時遮住日本國旗,致使其往後被日本政府永久禁賽。

由於《松奪之路》的故事核心在於孫基禎以教練的身分幫助後輩徐潤福奪金,對這段經歷並未深入著墨,並未刻意安排倒敘法直接回溯主要角色的個人背景。不過,片中對於孫基禎在1947年時的種種經歷,仍能讓人感受到往日事蹟對他造成的影響,藉著角色當下的言行,讓昔日的傳奇事蹟不時發揮餘熱,確保擁有特殊意義的歷史不會被浪費。

《松奪之路》劇照。(車庫娛樂提供)
《松奪之路》劇照。(車庫娛樂提供)

有關孫基禎當下的經歷,電影一開始的詮釋則突顯英雄遲暮的氛圍,並未讓昔日的英雄總是展現英勇樣貌,既體現傳奇人物也是凡人的現實面,使人物塑造不會流於為個人造神;另一方面,也讓孫基禎的角色經歷,得以包含心態逐步走回正軌的心路歷程,使重要角色的個人刻劃能夠更有厚度與故事性。

《松奪之路》劇照。(車庫娛樂提供)
《松奪之路》劇照。(車庫娛樂提供)

徐潤福的經歷頗具勵志色彩

就另一位要角徐潤福而言,由於此時的他屬於尚未在國際舞臺發光發熱的潛力新秀,因此本片的塑造也更著重於個人潛力的面向。相關情節的詮釋也能合理體現體壇新星的基本輪廓,時而透過小型賽事的佳績彰顯其天賦,時而透過外送食物的戲碼,側面突顯體育鍛鍊的機會也可能來自日常生活。

有關徐潤福出名前的經歷,《松奪之路》的刻劃仍能兼顧故事性。部分戲碼體現的是心態層面,讓故事情節得以包含從純粹爭取獎金,到逐漸以國家榮譽為己任的心態塑造。部分情節能突顯徐潤福家庭處境的難處,除了藉此創造戲劇張力外,也使往後的故事走向更有底層民眾翻身的立志色彩。部分橋段則能藉著女配角對他的愛慕,讓相對嚴肅的劇情得以適時增添可愛氛圍,發揮提升娛樂性的實用性價值。

配角南昇龍是稱職的綠葉

孫基禎與徐潤服這對師徒的經歷,其實也包含其他要角的發揮空間,與孫基禎同梯的馬拉松好手南昇龍便是最具分量的要角。其與孫基禎有著曾共同參賽的戰友經歷,儘管其個人成就不如孫基禎耀眼,但角色心態從未包含「既生瑜何生亮」這類負面元素,而是能營造相知相惜的可貴。南昇龍的價值更不僅止於彰顯情誼,其對兩位要角均能展現促進作用,能成為助攻兩位要角的稱職綠葉。

《松奪之路》劇照。(車庫娛樂提供)
《松奪之路》劇照。(車庫娛樂提供)

前往波士頓參賽前的經歷,亦包含不同的面向。部分內容能透過訓練與局部賽事的內容,發揚《松奪之路》身為體育題材作品的看點,訓練方式與訓練器材的詮釋,以及參與賽事時可能面臨的失誤,都能在競技上帶來觀賞性。

部分內容屬於國際處境的刻劃,讓作品的格局得以從選手的個人榮譽擴展到國家、民族層面。此時韓國尚未建國,設法爭取參加國際賽事,也因此包含嚴苛的保證金條件,難度的存在自然成為塑造觀賞性的有效基礎,時而有力突顯困難重重的面向,時而深化劇情懸念,時而展現眾志成城的勵志色彩。藉著較飽滿的劇情安排,使電影整體故事性得到深化。

《松奪之路》劇照。(車庫娛樂提供)
《松奪之路》劇照。(車庫娛樂提供)

赴美參賽後 仍包含待克服的難題

赴美參賽則是往後的重頭戲,新舞臺亮相自然包含新看點。部分情節屬於適應異國環境,這類面向能以趣味性取勝,(以下涉及劇透)諸如孫基禎、徐潤福、南昇龍等要角均非英語流利的外語人才,這也讓應對美國記者的提問時,屢屢能藉著笨拙應對創造歡樂效果。當時朝鮮半島整體物質水準遠比美國落後,這也讓入住飯店的戲碼,包含應對新奇事物的橋段,如誤將馬桶當成洗臉盆,便藉著角色的無知有效推升喜劇元素。

部分難題則緊扣國際處境的面向,由於韓國尚未獨立建國,連帶使選手的參賽制服無法印上韓國國旗,這也讓衝突的塑造,以及角色設法極力爭取,成為締造戲劇張力的來源。一場記者會的召開,則能發揚扭轉乾坤的出色價值,孫基禎以昔日波士頓打響美國獨立戰爭第一槍為例遊說,能將曉之以情、動之以理的面相發揚光大,例證的成功能有效營造讓美國人感同身受的氛圍,使電影氣氛在賽事打響前,就能迎來一波小高潮。

《松奪之路》劇照。(車庫娛樂提供)
《松奪之路》劇照。(車庫娛樂提供)

波士頓馬拉松大賽 具最終高潮架式

波士頓馬拉松大賽的賽事,則能展現最終高潮的架式。儘管馬拉松純粹聚焦在跑步層面,塑造競技看點的先天基礎不如球類等賽事豐富,但《松奪之路》仍能保證整體上的觀賞性。

剪輯手法的運用,能確保慢跑場面的節奏仍能保持明快;主播的廣播車能創造視覺上的新奇效果;徐潤福在比賽中面臨的插曲與曲折,能有效深化考驗的面向;終點線前與他國選手的激烈博弈,則能有效彰顯金牌的得來不易,即便片名早已劇透最終成績,仍無礙整體戲劇張力的塑造。

《松奪之路》所展現的不僅只是體育競技上的看點,韓國代表隊面臨的國際處境,則讓故事更有為國家、為民族爭光的愛國情操,使電影在塑造娛樂性之餘,亦更有歷史意義。即便觀眾並非韓國人,相信也能對其中的可貴之處深感共鳴。◇

《松奪之路》劇照。(車庫娛樂提供)
《松奪之路》劇照。(車庫娛樂提供)

《松奪之路》劇照。(車庫娛樂提供)
《松奪之路》劇照。(車庫娛樂提供)

《松奪之路》劇照。(車庫娛樂提供)
《松奪之路》劇照。(車庫娛樂提供)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