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都認為,經濟學之成為一門有系統的學問,是始自一七七六年《原富》(An Inquiry into the Nature and Causes of the Wealth of Nations)這本書之問世(註釋 1),迄二十一世紀初已有兩百四十多年的歷史了。但是對於「經濟學到底是甚麼?」或「經濟學的定義為何?」這個最基本的問題卻似乎尚未有標準答案!而且,或許以後也不可能有。不過,既然經濟學是一門有系統的學科,而且又被稱為「社會科學之後」,是應該有其明確的定義及涵蓋之範圍。的確,市面上充斥的基礎教本中都有,我們先列舉一些著名學者所下的定義,而後再試著歸納出一個本書所將採用的定義( 註釋 2 )。
研究財富,更是研究人
《原富》的作者,也是通稱為經濟學的始祖亞當.史密斯(Adam Smith, 1723~1790)說:「經濟學是在探索各國財富的本質和成因。」新古典經濟大師馬夏爾(A. Marshall, 1842~1924)則說:「經濟學一方面是研究財富,而更重要的另一面是研究人。」羅賓斯爵士(Lord Lionel Robbins, 1898~1984)將經濟學定義為「研究人如何在目標和稀少工具間作行為的科學。」一九七六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弗利曼(M. Friendman, 1912~2006)則簡單的將經濟學看做「一個特定社會如何解決其經濟問題的科學。」而一九七 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薩繆爾遜(P. A. Samuelson, 1918~2009)說:「經濟學是研究人和社會如何作選擇,亦即如何運用稀少的生產資源來生產各種財貨,而且將它分配給人們消費。經濟學是以成本和效益分析如何促進資源的使用。」奧國學派大師米塞斯(Ludwig von Mises, 1881~1973)則直截了當的定義經濟學是在「研究人的行為」。
儘管各位大師都以不同的話語來定義經濟學,但他們卻也都將重點置於「人」和其所處之「社會」,而且強調資源的「稀少」,以及慾望卻是「無窮」的( 註釋 3),因而必須從事「選擇」行為,所依據的準則是「成本」最小,「收益」最大。這是薩繆爾遜的標準說法,也是當今經濟學教本的通用定義,畢竟它們都脫胎於薩繆爾遜那本銷路曾經僅遜《聖經》的《經濟學》(Economics)。( 註釋 4 )
必須特別提醒注意的是,經濟學所強調的成本是「機會成本」,除了包括有形的會計成本外,還要計入無形的隱含成本,譬如:經營商店者,除要考慮房租、進貨成本外,必須計入自己若將時間受僱於他人可以得到的「薪水」或報酬。由此可知,雖然機會成本是經濟學強調的,卻非經濟學專用的,而是一般日常生活中所有人都應以此概念來求算成本,否則某些成本會被忽略掉。此外,對於成本的估計和計算,是行為者個人的主觀決定。
綜合各家的定義,本書採取米塞斯的定義,亦即經濟學是研究「人的行為」的一門學科,因此,凡是合於「成本效益」分析的「人的行為」,就是經濟學研究的對象。準此,經濟學的涵蓋範圍也就極為寬廣了,小自生育、上學、交友、婚姻、就業、健康、上教堂、死亡等等個人的自身事件,大到經濟增長、通貨膨脹、充份就業等等整個社會的課題都涵括在內。應該再強調的是,所有的課題都環繞在活生生的「個人」,亦即以「人」為主體,而「人」是有思想、有靈魂、具主觀價值的生靈,尤其應具備基本的誠信倫理道德。
如何提供物品?要提供何種物品?為誰提供物品?
既然如此,每一個人都可由自身想起,先自問:「我為何而活?」或「人生的意義是甚麼?」儘管幾乎每一個人一出娘胎都會以「哭聲」來抗議降到人間,也似乎預知人生充滿苦難、人是要來受苦的。但既然已經來到人間,如果不想自我了斷(也不應該如此),就會有達到某種目標的希望。就因為要達成所希望、所追求的目標,每一個人才會時時刻刻的去作「行為」。那麼,我們每一個人到底在追求甚麼呢?吃更好的食物、穿更好的衣物、住更華麗的洋房、開名牌的汽車、聽演唱會、旅行……,或是當慈善家濟助別人,甚至於甚麼都不做而「閒著」。
儘管個人的標的之內容並不會相同,但卻可將這些行為的最終目標以「滿足」來涵括,也可以說是「幸福感」。滿足或幸福的得到,最直截了當的是靠「消費」物品,這裏的物品包含了「有形財貨」和「無形服務」,前者如食物、汽車,後者如愛情、休閒。既然是物品,不太可能是天上掉下來,必須有人來提供。問題又來了,如何提供?要提供何種物品?又,為誰提供呢?這三個問題一般也就被認為是經濟學的核心課題。
如何提供好像是只屬於「供應者」或「生產者」的事,其實不然,生產者必須利用生產因素(或要素)才可以得出產品,而生產因素可以分為「人力資源」和「非人力資源」兩種,前者包含勞動的量和質,後者包括資本和土地(或自然資源)。因此,如何提供產品是由生產者和生產因素擁有者一起完成的,這也涉及生產因素到底要供應多少的課題,而生產因素的需求者是產品的生產者,而生產因素提供者則是因素的擁有者。而要提供何種物品呢?這也涉及物品的需求者和供應者雙方的共同行為。至於為誰提供或生產呢?當然也有著供給和需求者雙方了。
因此,經濟學的三個核心問題都涉及供需兩方,當然由他們共同來解決,而要使雙方有交集、降低交易成本,必須有場所作為雙方的遇合處,在經濟學裏,就以「市場」稱呼這個供需雙方發生交集行為的場所,亦即「交易的場所」。在市場中,供需雙方經由互動就可得到答案,決定產品數量的市場就叫「產品市場」,決定生產因素數量的市場則為「因素市場」,有必要強調的是,「市場」是很自然地出現的。
由於人的行為之最後目的在求得滿足,而產品才有此種功能,因此產品的需求就被稱為「最終需求」。而為了產品的生產,必須利用生產因素,因而對於生產因素的需求乃被稱為「引申需求」。至於市場中的供需雙方如何決定彼此的供需量,最重要的指標或訊號就是「價格」,稱它是市場經濟的靈魂一點都不為過。至於個別供給者和需求者如何依賴價格作行為,而且是作選擇行為,我們留待下文解析供需原理時才以實例作詳細的解說。
貨幣是人人都認可的交易媒介或工具
供給者和需求者在市場中進行選擇行為,我們可以說是「交易」,他們當然可用「以物易物」來互通有無,但此種「實物交易」非常麻煩,尤其產品種類增多,交易者增加之後,以物易物的方式越來越行不通,於是就有「人人都認可」的「交易媒介或工具」之出現,其功能也在降低交易成本,現今通用的交易媒介就是「貨幣」(money)。貨幣固然是很方便的交易媒介,但其數量過多是會形成大禍害的,我們時常聽到的「通貨膨脹」(inflation)就是,它的意思是「一般物價長期且高幅度的上漲」。因此,貨幣數量的控制就非常重要。那麼,這種具有重要功能卻又可能會產生災難的「貨幣」,應由誰來負起製造和控制的責任呢?( 註釋 5)在一個自由民主社會裏,演變到如今,被認定由人民自願組成的「政府」來擔當最合適,除了擔任此種功能外,政府還有保障個人免受他人暴力脅迫及提供私人不想供應的「共用財」(public goods)( 註釋 6)之任務。這些功能的目的也都在「增進」每一個人的幸福。
上文簡略的將經濟學的意義作了說明,並強調其主體是擁有行為能力的個別「行為人」,而這門學問的目的則在於增進每一個人的福祉。那麼,經濟學為何能如此呢?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談一談經濟學對於個人有何用處?這就是下一章接著要分析的主題。
註 釋
1. 這本書最為人知的中文譯名是《國富論》,但此譯名比《原富》(這是翻譯大師嚴復最先翻譯時的中文書名)差,非但無法表達原書意旨,且會引發國與國間的經濟戰爭(經濟國家主義),已故的自由經濟前輩夏道平先生曾在一九八八年為文作明確解析。(請見夏道平,〈經濟學者應注意的一個小小「s」〉,《經濟前瞻》,第十二號,一九八八年十月十日,中華經濟研究院。)
2 .「經濟學是甚麼?」這個通用的問句,曾被古典經濟大師範納(Jacob Viner, 1892~1970)很不客氣的回說「經濟學就是經濟學家所做的事務」,而另一位大師奈特(Frank Knight, 1885~1972)又接了一句「經濟學家則是那些以經濟學為業者」。這兩位大師的玩笑話點出這句通用問語有漏洞,應換以「經濟學是甚麼知識?」或「經濟學是一門甚麼學問?」較恰當。
3. 當前社會裏,雖然「慾望無窮」被認為司空見慣,但往往會演變為「貪得無厭」,如果人人能克制慾望,以「適可而止」,甚至以「小就是美,少就是多」作為行為準繩,或許「永續發展」得以自然地實現。
4. 該書一九四八年面世,對於經濟學的推廣和成為社會科學之後卓有貢獻。該書也開啟經濟學數理化的濫觴,也是凱因斯理念風行全球的主要媒介。
5. 貨幣的面目已經模糊不清,或許就是二十世紀以來金融風暴和經濟大恐慌的肇因。關於貨幣的真相,第七章再做較清楚的分析。
6. 「共用財」是個不簡單的課題,請見第二十三章的扼要討論。
作者是中華經濟研究院特約研究員 #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
------------------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