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年幼時住在山林道,常有機會看到猴子戲,師傅將雜物放在箱子裏,猴子依師傅吩咐取出戴在頭上,舞動刀槍棍棒,很好看。

猴子有時扮成女人,穿上裙褂,搔首弄姿更是精彩;有時扮演關公,怒目睜眉,舞起偃月大刀,有聲有色,令人一時興奮雀躍。

那時還是煤氣燈的年代,每到黃昏會有人用竹竿挑著,天光時便會把它熄滅,風雨不改。我聽聞天文台會鳴放「風炮」,表示風力強大,危及大眾安全,發「風炮」的地方,就在大包米公園山上。

幼時天文司歡迎員工帶同子女到天文台香港經緯線座標線上。我也曾經到天文司家中作客,吃過天文司太太做的蛋糕。60年後,他們的女兒回港尋找家父,我們重聚在天台演講室,不勝唏噓。

天文司太太的蛋糕真美味,我在歡送會上曾經吃過。她是從家鄉學懂的,主要仍是牛乳和糖,十分簡單,可是落入她手上,就會變得美味,令人垂涎。這位七十多歲的「小女兒」,還記得媽媽的廚技,當我們一起坐在木質長餐桌前,她會憶述母親當年的味道。真難得!

天文台舊廈有百年歷史。

我總喜歡爬上瓦領,可以看到九龍大半,我家住在山林道尾,往天文台後門,只有一街之遙。打風時,全體人員要返工,沒有假期。我和家人留在屋內,窗門貼上膠字,十字形。人不准到街上去,沒有收音機更沒有電視機,甚麼消息也沒有,只有父親回家,才知風已打完,這是那一個年代呀!

我才15歲已替人補習。那班學生住在油麻地,下班了,便逛廟街。年幼時的夜市很興旺,那條街滿布地檔,有看相的,有代寫信的,有賣藥的。

我喜歡看賣藥的。

他們把自已的藥說成萬能。可治百病,而且一服見效。

原先「心中碎大石」(其實不難人人可做!),吸引了大部份觀眾,其後便不「碎」了,轉成賣藥。口才,要急才,眼要精到,一見不對路,便走人不顧。

這條街上,也多舊書,那時不懂,錯過很多名著。只拾了《還珠樓主的蜀山劍俠傳》。沒有標點版,也沒有分段。看不完,看不懂。後來看徐克的《蜀山》,也不能欣賞。◇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

------------------

🗞️9.17暫別實體 立即預購
https://bit.ly/buybyepaper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