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灣區苦主入稟司法覆核

香港政府經常呼籲香港人去大灣區發展,如果真的相信了這種說法,是否會中伏?

最近,一些大灣區爛尾樓的苦主入稟香港高等法院,申請司法覆核。

申請人在提出司法覆核的理由中強調,經過閱讀了有關「珠海橫琴富力優派廣場」的報章廣告後,再加上對香港作為法治之都的信任,他們相信證監會不會容許在香港刊登詐騙廣告。因此,在無疑慮和引誘的情況下,他們決定購買了這些樓盤。

事後,申請人查明了在大灣區的項目根本不能用作住宅用途。原來發展商違規地在樓層中間加建單位,中國大陸有關部門在調查後確認了這是違規夾層加建,已下令要求發展商停止施工。

入稟狀的附件中另外附上了多份《東方日報》廣告,以及麥玲玲、楊思琦出席展銷會的活動宣傳。廣告聲稱入場費只是130萬,年收益超過8厘。

入稟狀中申請人的一欄並未填寫任何資料。而答辯人是證監會主席雷添良。他們認為所有損失都是證監會行為失當所導致,因此要求法庭頒令證監會賠償所有申請人的損失。

另外,申請人還要求法庭頒令聲明雷添良行為失職,容許美聯物業有限公司和富力地產有限公司在本地報章刊登詐騙賣樓廣告,導致苦主付款後無法取得樓宇權益。

20名苦主昨日(9日)在高院門口舉著自製的橫額,寫上各種訴求。

他們表示,自己陷入了一個專門為香港人設計的跨境詐騙計劃。儘管合約是在大陸簽署的,但所有事情都在香港發生,包括報章廣告和在香港舉行的展銷會活動。

有一位苦主要求警方調查報章廣告的收入來源。他還表示要調查楊思琦、郭晉安、麥玲玲、衞蘭等接受贊助出席展銷會活動的藝人,問問他們是誰給了他們錢,給收據苦主看看。

他們還批評警方平時只調查幾千元的跨境詐騙,而數額達十億的卻不查。

另一名苦主表示,無論是上屆還是這屆政府都唱好大灣區,但作為受害者,絕對不會鼓勵香港人在大灣區置業、退休。他批評在跨境詐騙案發後,香港和大陸政府都當他們是波踢,由他們自生自滅。他形容在場的一班抗議的苦主都有手有腳,都會舉牌示威。但如果有長者在大灣區發生問題,叫他們如何應對,不就由他們自生自滅了嗎?

華北水災香港捐贈冷淡

除了爛尾樓騙人之外,過去二、三十年來,香港人也曾捐出相當數量的款項救災,然而卻常常被批評那筆錢不知去了哪裏。

最近,大陸華北地區連日發生大暴雨,引發山洪暴發等災情,大量居民流離失所。然而,相較於過去對大陸天災的捐贈熱情,香港人的反應顯然不如以往熱烈。

5年前,當九寨溝地震發生時,時任特首林鄭月娥第一時間表達慰問。然而,5年後的華北水災,李家超至今已經超過十日未有慰問。

根據自由亞洲電台報道,目前只有新世界主席鄭家純以個人名義向中華慈善總會捐了2,000萬人民幣,而盈科拓展集團主席李澤楷則以個人名義捐了2,000萬港元。此外,新民黨捐出50萬港元,工聯會則捐了50萬港元,並將在全港發起籌款活動。

根據自由亞洲電台報道,1991年華東水災時,香港演藝界共籌集了超過7億人民幣的捐款和物資。而2008年四川大地震時,香港政府和市民共同捐款超過100億元,是全球之冠。

退休教授鄭宇碩向《自由亞洲電台》指出,由於現在「親共陣營」在市民心目中的形象並不突出,大家對他們存在許多批評和不滿的意見。因此,若由他們呼籲市民捐款,可能效果不佳。

此外,中共最近公布了「汶川大地震」的各國捐款,竟然沒有提到香港的「大額捐款」,這可能引起部份香港人的不滿。

台北海洋科技大學助理教授吳建忠認為,習近平最近去了「北戴河」度暑假,再加上官方災情數字不透明,外國難以知道這場水災的嚴重程度,也難以確定該捐多少款。

有網民表示,市民的眼睛是雪亮的,香港人多年來捐出的許多款項到底有沒有真正用在災民身上,大家已經可以判斷出來。

中國經濟被指步入通縮

近年來,除了捐款數字下跌外,大陸經濟數字也持續下跌。根據中共國家統計局(NBS)在8月9日公布的數據,7月份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按年下跌0.3%,由6月份的持平轉為下跌,這也是自從2021年3月以來首次出現負增長。其中食品價格由6月上升2.3%轉為下跌1.7%,而生產者價格指數(PPI)連續第10個月下跌,繼上個月下跌5.4%之後,7月份的數字按年下跌4.4%,跌幅更大於預期。

分析指出,這是自從2020年底以來,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和生產者物價指數(PPI)首次同步下降,反映中國的需求減弱,出現通縮壓力。澳新銀行(ANZ)的高級中國策略師邢兆鵬預計,中國的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在下半年將會在0附近徘徊,而貨幣政策將會難以操作,因為中共要求穩定人民幣匯率,但又要實施貨幣寬鬆政策,兩者之間有衝突。

此外,彭博社指出,根據GDP平減指數來看,中國已經陷入通貨緊縮,因為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將通貨緊縮定義為總體價格指標持續下降,例如消費者物價指數和GDP平減指數。儘管中共已經推出一系列政策措施刺激經濟、重振需求,但仍難以提振消費者和企業的信心,因為中國的房地產市場依然疲弱,青年失業率居高不下,外資企業對中國的投資意願在下降,這些因素拖累中國經濟復甦。

花旗集團的分析師指出,由於消費者的需求不旺盛,剔除食品和能源成本後,核心商品價格已經跌入通縮區。

路透社報道指出,很多人擔心中國經濟正步入一個增長減慢的時期,類似於日本20世紀90年代的失落三十年,物價和工資一直凍結。

英國《金融時報》報道指出,中國經濟已經進入通縮,這是在中共嘗試振興消費的過程中遇到的最大挑戰之一。報道引用康奈爾大學的中國金融專家普拉薩(Eswar Prasad)的分析,認為中國經濟目前面臨陷入通貨緊縮的嚴重風險,可能會影響到民營企業的信心,形成惡性循環。

外資紛紛離開中國大陸

既然外媒都經常報道中國經濟不佳,相信外資應該早已嗅到風向而紛紛撤離。

根據中共外匯管理局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4月至6月期間外商直接投資金額(外國直接投資,FDI)只有49億美元,相較於今年1月至3月的205億美元,下跌了76%。與去年同期相比更是下跌了87%,創下自25年前有統計數據以來的最低紀錄。

而在2022年的高峰期,一個季度的FDI曾經達到接近一千億美元。分析指出,FDI的下滑代表中國已不再像以前一樣吸引外國投資者。雖然他們尚未完全撤出中國的投資,但投資金額已越來越少。世界銀行的數據顯示,外商直接投資佔中國GDP的比重只有1%,已跌至自1990年以來的歷史最低點。

最近,有兩家外資宣布退出中國市場,分別是微軟旗下的職場社群平台LinkedIn和曾經是中國最大規模的國際律師事務所Dentons。LinkedIn從8月9日起正式關閉中文版應用程式。LinkedIn的行政總裁Ryan Roslansky在今年5月曾寫信給員工解釋停運的原因,主要是面對劇烈的競爭和具挑戰性的宏觀經濟環境。

LinkedIn從2014年進入中國市場,第一年就吸引了超過400萬人註冊。有報道稱,LinkedIn為了搶佔中國市場,與中共合作審查中國用戶發布的內容。2019年更曾一度封鎖八九學運領袖之一周鋒鎖的帳號。根據LinkedIn發布的透明度報告,他們在2020年收到42個來自中共的移除要求,對其中的38個要求採取了行動。2021年收到中共43個移除要求,LinkedIn對其中的42個要求採取了行動。

至於Dentons,在8月7日宣布與合併八年的中國大成律師事務所拆夥,原因是中國律師事務所的監管環境不斷變化,特別是關於資料私隱、網絡安全、資本控制、治理等方面的要求,最終決定拆夥。但仍然會與大成律師事務所保持合作關係。

有分析指出,今年3月至5月,多間美國顧問公司的中國辦事處,包括Mintz Group、貝恩公司和凱盛融英等,遭到中共突擊搜查,被指控為境外情報機構幫兇,甚至有多名職員被拘留。另外,上海證監局宣布調查美國投行摩根士丹利,加上中共人大早前修改《反間諜法》要求全社會動員來反間防諜,種種措施都加速了外資撤離中國的步伐。@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